据环球时报援引俄罗斯卫星社报道,在特朗普及其政府代表发表关于乌克兰的最新声明后,北约紧急修改声明措辞,将“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替换为“乌克兰冲突”。这一细微却关键的措辞变化,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激起层层涟漪,也拉开了俄乌冲突背后各方复杂关系变化的大幕。
美国特朗普政府一系列旨在“尽快解决俄乌冲突”的动作,叠加乌军当下在战场上的被动处境,让乌克兰和欧洲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之下,乌克兰与欧洲之间原本看似紧密的盟友关系出现了裂痕,双方开启了一场你来我往的“甩锅大战”。

特朗普(资料图)
欧洲媒体率先发难,纷纷将矛头指向乌克兰,指责其浪费西方军援。英国《每日电讯报》指出,乌军长期以来一直沿用苏联式的训练方法与作战方式。这种作战方式习惯于依靠大规模炮火覆盖,与西方援助武器旨在进行精确打击的设计初衷背道而驰。比如英国向乌克兰提供的“下一代轻型反坦克武器”(NLAW)反坦克导弹,单价高达2.1万美元。该导弹能够攻击坦克相对防御薄弱的炮塔顶部,在俄乌冲突前期,它本是乌军抵挡俄军装甲部队的有力武器。
然而,乌军却经常将其当作廉价的RPG火箭筒使用,每次齐射可能会耗费超过10万美元的弹药。不仅如此,乌军在武器管理方面也存在严重问题。美制“标枪”导弹发射器可重复使用,价值不菲,一枚发射器价值10万美元左右,但乌军却常将其遗弃在战场,导致俄军缴获数量众多,甚至有报道称俄军缴获的这款发射器数量可能超过英国本国的库存。据“保加利亚军事”网站消息,英国陆军拥有约9000枚“标枪”反坦克导弹,而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从美英获得超1.2万枚,如此大量的发射器被遗弃,着实令人咋舌。
面对欧洲方面的指责,乌克兰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迅速展开回击,将问题的矛头指向北约提供的培训。乌克兰方面表示,北约提供的培训时间严重不足,根本无法让乌军士兵掌握现代北约战术。在飞行训练方面,北约飞行员改装飞行F-16战斗机通常需要9个月到1年时间,而乌军飞行员的培训时间却只有短短3个月。同时,乌军缺乏实施北约战术所需的武器装备。在实战中,北约为乌军提供的战场训练被指与现实严重脱节。

北约(资料图)
乌军第32独立机械化旅的士兵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们在德国接受为期三周的北约训练,虽然认可部分西方设备的性能,但对北约教官不了解俄乌前线战场的残酷战斗深感不满。在俄乌战场上,乌军士兵难以获得北约训练中设想的全面地面或空中掩护,受伤后也无法像北约教官教导的那样安全撤离战场。
再看北约措辞变化这一关键事件。北约将一直以来使用的“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改为“乌克兰冲突”,这一改变绝非偶然。从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会见特朗普委派的特使并讨论乌克兰危机和平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北约对待俄乌冲突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在发布的新闻稿中,北约不仅未提及继续军事支持或确保基辅“胜利”的必要性,反而强调公正和长期解决冲突对乌克兰稳定未来的重要性,同时凯洛格还呼吁盟友在冲突调解问题上要“更加积极”。这一系列表态和行动释放出强烈信号,表明北约或许正在重新审视自身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和立场。
那么,在这一系列事件背后,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向又将如何?目前来看,充满了不确定性。虽然美俄在谈判停战问题上取得了一定共识,但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依然存在。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表示,和平不可能仅仅是简单停火,俄罗斯不能再对乌克兰、欧洲乃至国际安全构成威胁。乌克兰是否会接受美俄达成的协议尚未可知,其是选择继续抗争,还是妥协接受,都将对局势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欧洲在这场冲突中的角色也有待进一步观察,是继续追随美国的脚步,还是寻求独立的解决方案,欧洲各国需要做出艰难抉择。

俄乌冲突(资料图)
在国际政治的大棋盘上,俄乌冲突这场大戏仍在上演。北约态度的转变、乌克兰与欧洲的相互指责,背后都是各国利益的博弈。各方都在根据自身利益调整策略,而这种变化也将持续影响着俄乌冲突的走向以及整个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社会期待各方能够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妥善解决争端,让饱受战火摧残的地区早日恢复和平与安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