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硅谷这个男性占主导的科技圈,一位华人女性,用实力和韧性,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成为芯片行业的“女王”,攀登到了芯片行业的顶峰。

她就是苏姿丰,AMD的掌舵人,一个能把濒临破产的企业,从悬崖边拉回,推向巅峰的传奇人物,她的故事,诠释了什么是天赋、努力、远见和魄力。

从小培养的科技基因
早在苏姿丰小时候,兴趣的萌芽就已经种下,别的女孩喜欢玩洋娃娃,她却特别喜欢电子产品,不管是收音机还是电视机,只要能拆开,都逃不过她的“魔爪”。

她着迷于拆解各种电子设备,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很多父母可能觉得这是小孩淘气,但苏姿丰的父母很有眼光。
他们没有限制女儿的爱好,反而支持她进行探索,还给她提供,更复杂的电子设备,让她拆开研究。

这种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不管”的教育方式,实际上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苏姿丰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
可以想象,一个孩子能把拆开的零件再次组装起来,甚至还能让它变得更好,这得具备多么强大的专注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苏姿丰的父母很支持她,所以她的科技天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14岁时,她就考上了美国很有名的,布朗士科学高中,这所学校可是培养出了,很多厉害的科学家和名人。
在那里,苏姿丰的天赋和努力,被更多人看到,她还获得了堪称“少年诺贝尔奖”,西屋科学天才奖。

在高中毕业的时候,就有很多名牌大学都想录取她,最后她还是选择了,麻省理工的电气工程专业。
之所以会选择这个充满挑战的专业,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她仔细考虑过的,苏姿丰对这个领域有着极大的兴趣,而且父亲从小就引导她,要选择最有难度的事业,去攻克最难解决的问题。

苏资丰也是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所以,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学习生涯,注定不会轻松,电气工程专业的课程难度非常高,学习的压力也很大,但她从没有退缩过。
为了做好硅晶片的测试,她经常连续的工作,日夜不停的待在实验室里,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她接触到了SOI绝缘体上硅技术,并且成为了最早一批研究这个技术的科研人员之一。

这个技术难度很大,需要在绝缘材料层上制造晶体管,但如果能成功,就能显著提升芯片的性能,同时也能降低芯片的能耗。
也是正是这段时间的经历,对苏姿丰日后在芯片领域,取得成功至关重要,为她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毕业后,苏姿丰也面临着,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的选择,父亲就建议她,继续完成学业,于是她就继续留在了麻省理工,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并且跟随着,世界知名的微电子专家学习,这段师生关系,也对她后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挑战与突破
1994年,苏姿丰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因为拥有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并且在SOI技术方面颇有研究,她成了许多科技公司竞相争夺的人才。

最后,她选择加入了IBM公司,负责研究芯片中的铜制程技术,在那个时候,芯片制造领域普遍使用铝作为芯片内部“导线”的材料。
但是,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导线的要求也变得更高,铝材料电阻率较高的缺点,也逐渐成为了制约芯片性能提升的关键问题。

为了突破这个瓶颈,行业内就开始寻找能够替代铝的材料,铜材料也因自身优秀的导电性能,成为了首选的替代方案。
但要把铜和硅这两种材料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可是个巨大的挑战,不过这些都没能难倒苏姿丰,她运用之前在SOI技术上的积累,带领着团队成功解决了这个难题。

当时这个突破,让整个芯片行业都为之惊叹,也让苏姿丰在IBM迅速成名,在IBM工作的12年间,苏姿丰从一名普通的研究员,逐步升迁到研发副总裁,成为了半导体行业的顶尖专家。
同时她也创下了,华人女性在IBM的最高职位纪录,在很多人看来,苏资丰在IBM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但巅峰期的苏姿丰,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2007年,她告别了IBM,加入了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职位是高级副总裁兼网络与多媒体部门总经理。
这次的跳槽,其实是“降级”的,但她心中有自己的盘算,她渴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

在飞思卡尔,她肩负重任,负责制定网络,多媒体,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产品的,全球战略,同时还要领导市场推广和工程设计的工作。
这对她来说,不仅仅是完全不同的新尝试,也是十分宝贵的进步和提升自我的机会,时间来到2012年,苏姿丰又一次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选择。

AMD的救赎与传奇
离开飞思卡尔,加入了当时正面临困难的AMD公司,担任首席运营官一职,2012年对AMD来说是极度困难的时期。

因为战略上的错误,AMD在和英特尔的竞争中,明显处于下风,市场份额持续下降,公司亏损严重,运营几乎陷入了瘫痪。
四年的时间里,AMD频繁的更换CEO,但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扭转颓势,当时的AMD就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没有人认为它还有未来,更没有人愿意承担这个沉重的负担。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苏姿丰来到了AMD,以首席运营官的身份加入,但苏姿丰真正接手公司后才发现,AMD的真实情况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困难。
为了拯救这家公司,她意识到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上任伊始,她就雷厉风行的进行了公司瘦身,裁减了百分之七的员工,并对所有的部门进行了重组。

她把资源都集中到了核心业务上,当时这个举动,引发了很多的讨论和质疑,但苏姿丰很清楚,这是AMD必须经历的阵痛,也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除了公司内部的调整,苏姿丰还积极的寻求和外部伙伴合作的机会,AMD选择把自家先进的Zen架构处理器技术,授权给了天津海光。

并且和通富微电联合投资建立工厂,同时把合资公司的85%股份,都给了通富微电,通过这两次合作,AMD获得了6.6亿美元的收入。
这笔资金不仅大大缓解了当时公司的财务压力,也为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2014年,苏姿丰正式成为了AMD的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AMD历史上第一位女性CEO。

担任CEO后,苏姿丰着手重新设计AMD的产品线,她把所有的资源和希望,都放在了Zen架构处理器上,并且亲自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
经历了四年多的努力和研发,Zen架构处理器终于成功问世,2017年,AMD推出了采用Zen架构的首款锐龙PC处理器。

锐龙的性能比以往的AMD处理器有了显著提升,甚至能和英特尔当时的高端处理器一较高下,更具优势的是,锐龙的价格远低于英特尔同等性能的产品。
这对于广大的用户来说,无疑是带来了极大的实惠和吸引力,后来,在苏姿丰的领导下,AMD陆续发布了多款Zen架构处理器。

每一代产品都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AMD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直到现在,已经能够和英特尔平分秋色。
而苏姿丰也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她带领AMD积极投入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2023年3月,AMD在北京召开了AIPC创新峰会。

苏姿丰宣布AMD全新的AIPC处理器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且明确提出要将AMD人工智能加速器的潜在市场总值,从原先预估的300亿美元,提升到2027年的超过1500亿美元。
6月,AMD发布了重量级AI新品GPUInstinctMI300,它凭借强大的人工智能计算能力,再次对英伟达的市场地位发起了挑战。

最近,AMD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显示芯片销售额高达50亿美元,受此影响,公司股价上涨了4.58%,CEO苏姿丰宣布,新款产品MI350的量产发货时间将会提前。
总结
苏姿丰是AMD能够逆袭的关键,她的故事,也有力的证明了,女性同样可以在科技领域取得非凡成就。

她的经历也鼓舞着众多的女性,勇敢的追求理想,积极的在科技行业,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苏姿丰的故事还远未结束,她的传奇仍在继续谱写,我们也期待,未来会涌现更多像苏姿丰一样优秀的女性,在科技领域崭露头角,为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

信息来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