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这个让人谈之色变的字眼,似乎正悄无声息地在中国的某些地区扎下了根。

最新的“中国癌症地图”数据显示,全国癌症高发的省份已经基本锁定,排名前五的地区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如果你的家乡恰好在其中,可能你更需要了解到底是哪些因素在推高癌症的发病率,以及我们普通人能做些什么来降低风险。
癌症不是天降横祸,它往往和地域环境、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息息相关。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某些省份的癌症发生率远高于其他地方?是水土问题?还是饮食习惯?亦或是工业污染?今天,我们就从癌症高发的几个省份入手,剖析背后的真相,看看这场“沉默的战争”到底该如何打响。
哪些地方癌症高发?这五个省份“中招”最多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统计数据,癌症发病率最高的五个省份依次是江苏、山东、河南、湖南、广东。
其中,江苏和山东的癌症发病率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尤其是消化道癌症(胃癌、食道癌、肝癌)尤为突出。

江苏:癌症“重灾区”,工业污染+饮食习惯是关键
江苏省的癌症发病率之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无锡、常州、苏州等地的肝癌、肺癌、胃癌等高发,部分地区的癌症高发率甚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分析原因,江苏的工业化程度极高,过去几十年里,化工厂、重金属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当地居民。
再加上沿海地区普遍存在的高盐饮食习惯,比如腌制食品、咸鱼、咸菜,这些因素都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山东:饮水安全成谜,食道癌、胃癌频发
山东的癌症高发,很大程度上和“喝水”有关。在山东的部分农村地区,长期以来饮用地下水,水质中可能含有较高的重金属或致癌物,如砷、硝酸盐等,这些物质会增加胃癌和食道癌的风险。
此外,山东人喜欢吃腌制食品、熏烤食品,而这些食物往往含有大量亚硝胺类致癌物,进一步增加了患癌风险。
河南:肝癌、食道癌的“温床”,黄曲霉毒素是罪魁祸首
河南的癌症发病率在全国排名靠前,尤其是肝癌和食道癌的发病率极高。黄曲霉毒素是导致河南肝癌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储存不当,玉米、花生等粮食容易发霉,而霉变的食物中含有大量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强致癌物,长期食用会大幅增加肝癌风险。
湖南:嗜辣的代价,消化道癌症高发
湖南人爱吃辣是出了名的,但你知道吗?过量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会导致胃黏膜长期处于充血状态,增加胃癌、食道癌的风险。
此外,湖南一些重工业城市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广东:鼻咽癌的“故乡”,遗传+饮食是关键
广东是鼻咽癌的高发区,鼻咽癌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沿海省份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地区。研究发现,鼻咽癌的发生和遗传、EB病毒感染以及饮食习惯相关。

广东人喜欢吃腌制食品,如咸鱼,而其中的亚硝胺类物质可能增加鼻咽癌的风险。
癌症真的“认人”吗?家族遗传和环境哪个更重要?
很多人都听过“癌症基因”这个说法,的确,某些癌症的确带有家族遗传倾向,比如乳腺癌、结直肠癌、鼻咽癌等。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患癌,自己患癌的风险也会相对较高。
但这并不意味着癌症完全是“命中注定”。
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比如,同样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如果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饮食结构不健康的环境中,患癌风险会大幅上升;反之,即使有遗传倾向,但如果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致癌因素,患癌风险也会大幅下降。

因此,家族遗传只是风险之一,后天的生活方式仍然是决定健康的关键。
“防癌”比“治癌”更重要,这些误区你可能也中招了
误区一:体检正常就代表没事了
很多人觉得,既然每年体检都没问题,那就代表自己很健康。但事实上,很多癌症在早期并不会在常规体检中被发现,尤其是胃癌、肺癌、肝癌等。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做针对性的癌症筛查,比如胃镜、肺部CT、肝功能检查等。
误区二:吃保健品能防癌
市场上各种“抗癌神药”层出不穷,什么灵芝孢子粉、红豆杉提取物、某某草药……但科学研究表明,目前没有任何一种保健品能够真正起到抗癌作用。

真正有用的,还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误区三:癌症患者不能吃肉,必须“饿死癌细胞”
很多癌症患者被告知不能吃肉,要“饿死癌细胞”。
但实际上,癌症患者的身体需要足够的营养来维持免疫力,应当科学合理地补充蛋白质,而不是完全禁食肉类。
你能做什么?这三件事真的很重要
1.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少吃腌制、熏烤、油炸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膳食均衡。红肉(牛肉、猪肉)虽然美味,但摄入量要控制,每周不超过500克。

此外,酒精也是一级致癌物,能不喝尽量不喝。
2. 戒烟、远离二手烟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90%以上的肺癌患者都有吸烟史或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中。
戒烟永远不晚,越早戒烟,受益越大。
3. 定期体检,早筛查早发现
高危人群(如家族有癌症史、长期暴露于致癌环境中)应定期做癌症筛查,比如低剂量CT筛查肺癌、胃镜筛查胃癌、肠镜筛查结直肠癌等。
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时已经晚期。

癌症并非不可战胜的敌人,它更像是一场耐力赛,比拼的是谁能更早识破它的伪装,谁能坚持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许,你的家乡正在癌症地图的“红区”之内,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注定会成为受害者。
改变从现在开始,每一个小小的健康习惯,都是对抗癌症最好的武器。
信息来源:国家癌症中心、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世界卫生组织(WHO)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