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大佬曾经毒舌评价白岩松,说他是个“有着莫名优越感的肉喇叭”,还特爱摆出一副“忧国忧民”的苦瓜脸,仿佛自己是“社会良心”的代表。
至于王朔为啥对白岩松有这么大的“敌意”,大概是文人相轻,或者是白岩松的气场太强,不小心“抢了风头”吧。

不过,话说回来,白岩松在今年的“两会”上可是大放异彩,提出的议案让他的“口碑”瞬间爆表,像是股市里的黑马,一跃成为“涨停板”的常客。
白岩松在“两会”上的表现,就像是电影里的反转剧情,让人忍不住想给他颁发一个“最佳逆袭奖”。

他到底提出了啥议案,能让吃瓜群众纷纷点赞,甚至让一些原本的“黑粉”都忍不住要“路转粉”呢?
只能说,白岩松这一波操作,真是“666”,让人不服不行。

在2025年的全国两会上,白岩松大兄弟可是放了大招,他强调要让年轻人的钱包鼓起来,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这样才能让消费市场重新焕发活力。

他的建议呢,简单来说,就是要把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往上提一提,直接提到每月12000元,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给年轻人的工资来了个“大补血”。
这样一来,年轻人的口袋里就能多揣点银子,花钱的时候也能更豪气一些,对未来也就更有盼头了。

这一招,可谓是直击要害,让年轻人们觉得白岩松真是他们的贴心小棉袄,不再是那个只会讲大道理的“老学究”,而是真心实意为他们谋福利的“代言人”。

白岩松这波操作,可谓是圈粉无数,让年轻一代对他好感度直线上升。
而针对白岩松如此“接地气”的行为,也有网友调侃道,看来当年王朔嘲讽他是“肉喇叭”,他听到了心里,并记在心中,所以才有了如今为年轻人着想的他。

在2000年,著名作家王朔用一句不太好听的绰号“肉喇叭”来形容他,一下子让他成为大众议论的焦点,陷入舆论风波。
不过,王朔的批评不是没来由的,一次对白岩松的电视访谈成了引爆点,当时白岩松在节目里谈论他的书《痛并快乐着》。

但观众发现白岩松的眼神飘忽不定,好像根本没认真听别人说话,这种表现让很多人觉得他很骄傲,有点装。
王朔直接点出,白岩松表现出来的真诚,实际上是骨子里透出的做作。

不仅如此,他还觉得白岩松就像个传声筒,只会鹦鹉学舌,重复别人的想法,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
所以,他觉得白岩松所谓的真诚,不过是浮在表面的演戏而已。

当年他的点评,被公开后,在互联网上一下子炸开了锅。
而人们也开始重新琢磨白岩松过去说的话和做的事,之前夸他的声音渐渐变成了怀疑,并且还给他贴上了“只会传话的人”、“喜欢空谈的人”等等不太好的标签。

一时之间,白岩松在大众心里的印象,遇到很大的危机,并且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
更糟糕的是,白岩松当时在听完王朔对他的“辣评”后,也并未改,甚至在后来,还公然点评年轻人“躺平”现象,也彻底点燃了原本就负担沉重的年轻人的怒火。

那个时候的他可是火力全开,直接“开怼”年轻人:
“你们是不是想房价便宜得跟大白菜似的,压力小得跟棉花糖一样,追个妹子跟玩儿似的,就这么简单?不会吧!”
这番话一出,年轻人的小宇宙瞬间爆炸,纷纷表示不满。

白岩松这波操作,就像是给年轻人的焦虑火上浇油。
不过,他在批评年轻人不够奋斗的同时,却没看到年轻人头顶的房价高得像珠穆朗玛峰,职场“内卷”卷得像鸡蛋卷。

也正是如此,“躺平”成了年轻人的自卫术,不是不想站,实在是累得慌啊。
所以当年他的话一出后,立马引起年轻人的不满,并且指责他不了解年轻人的压力也就罢了,还在哪像是高人一等的说教。

当年网上一片谩骂他的声音,再加上网上有人扒出2000年,王朔对他那句点评,更加的认为非常的中肯。
不过,幸运的是,白岩松在听到网上年轻人的想法后,他也意识到自己和年轻人之间,可能隔了一个马里亚纳海沟,年轻人的烦恼和困惑,他似乎不太懂。

他也在慢慢意识到,过去的看法可能有些片面,只从“成功人士”的角度出发,他只关注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却忽略了每个普通人的实际感受。
并且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思考是不是真的了解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真的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

或许经历之前的事情,也充分的了解到年轻人的压力,于是在今年两会中,白岩松的提案,真真彻彻的是为年轻人着想。
他着重强调,要把增加年轻人收入、减轻经济负担作为刺激消费的关键举措。

这样一来,年轻人拿到手的工资更多,有更多的钱可以自由支配,从而更愿意消费,也更有信心面对未来。
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有效地提振整体消费水平。

这一提议,正中年轻人的要害,让他们觉得白岩松很实在,也很关心他们,他不再是那种高高在上,喜欢说大道理的人,而是真心为年轻人着想,替他们说话的人。
这个建议一出来,立刻就在网上炸开了锅,大家纷纷议论。

之前对白岩松的各种不信任和批评,一下子变成了夸奖和赞扬,他的名声一下子变得特别好。
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他不是那种只会照本宣科的人,而是一个真正关心社会、为老百姓着想的媒体人。

他摆脱了过去被人贴上的负面标签,成功地从被大家怀疑到被大家认可,实现了漂亮的“大翻身”。
白岩松的变化,不光是外表形象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他表现出了一种为社会着想、为时代负责的态度。
他敢于承认并改正自己的缺点,积极反思,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年轻人,推动社会发展。

结语
白岩松的声誉,可谓是“起伏如潮”,一度跌入谷底,如今又凭借两会上的精彩提案,实现了“咸鱼翻身”,再次赢得了大众的喝彩。
正如那句老话所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他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并非王朔先生口中的“矫揉造作”之辈,而是真心实意为民请命的媒体人。
我们都怀着“拭目以待”的心情,期待着他的减负提议能够“落地生根”,为年轻一代减轻负担,让他们能够“笑口常开”,生活更加“如鱼得水”。
正如古人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只有让年轻人轻松上阵,国家才能活力四射,未来可期。
参考信息:
白岩松:应该把年轻人的增收减负列为整个提振消费的重中之重 #两会1+1 -
痛并快乐着.中文百科在线.2011-02-06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