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州游记:一座城市的旧迹

阿素喇

毋宁说,龙州是座没落的小城。没有了过去水运交通的繁华,边境交易的密切(邻近曾是法国殖民者和法属越南),边防的大力兴建。她的地区重要性被迫退居于次。然而曾作为清末至民国西南边防重地,新军和游匪的活跃成就了旧桂系后来的独大。龙州便是旧桂系的发源地。即便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龙州也是中国支援北越的物资大后方。在清末民初的政局中,政治名人庄蕴宽、两广总督谭浩明、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抗法名将苏元春,旧桂系绿林军阀陆荣廷,新桂系高级将领韦云淞,越南精神领袖胡志明,红军第八军邓小平,这些风云人物都和龙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日本1918年东亚同文会出版的《支那省别志》中,和1936年广西省政府官员赖彦于主编的《广西游历须知》的旅游推广小册子里,龙州与邕、桂、柳、梧等并列为广西五大城市之一。足见其地位之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西游历须知》(1935年),中的龙州地图彩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1918年出版的《支那省别志》中插图:龙州图略

然而如果只就历史觅迹,对这一美轮美奂的边境城市会多有辜负。龙州地处左江上游,连着宁明花山的壁画(即丽江小花山的多处古迹)。加之龙州有着大量壮民(约95%)而构成的独特乡情也是值得一提。
一、小连城
位于距龙州客运站约5公里的西南水口河边上。对应凭祥的大连城。是清末广西提督苏元春历五年主建而成。由密集的炮台和营垒围起,固若金汤。小连城地处战略要地,主要用于防范近代法属越南的法国殖民者。时过境迁,边防要塞已不再。门票30元。

小连城的主峰高约300多米,仅有一半作为开发攀爬,但护栏也少有,部分石坡甚为陡峭而惊险。除了前段的华美的“龙元洞”、“保元宫”、“天阙”牌门(很多石刻、碑刻大概可以猜到曾受到严重损害),后端沿山而上皆是密集的垒石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版《广西一览》插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穿过龙元洞即可见的气派的“保元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阙”,此处也是香火供奉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阙门” 久未修缮,已不再那么华美,但仍显得很气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版《广西一览》插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阙门内,一大块被严重损毁的石刻浮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登上小连城后顺着石头垒成的防线行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连城上大规模的军事建筑都是这种石头垒成的石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山上往去的石阵远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连城又称“南疆长城”,这些军事要塞可以是最好的说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兵房的内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炮台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连城上 俯瞰龙州城一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伏波庙
伏波庙位于龙州右江南岸利民街的乐寿山庄内。伏波庙在湘、桂、粤等地颇为常见,较出名的两座,是湖南株洲和广西横县的伏波庙。它是用于纪念东汉初年平靖交趾(今越南)二征姐妹之变(征侧、征贰),的伏波将军马援。此庙曾被共产党征用作办公用所。庙经久未修,已破败的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版《广西一览》插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法国领事馆旧址
位于龙州利民街城南路。建于1896年。中法战争后,《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签订,开辟龙州为商埠,便有了法国领事馆。三十年代的龙州起义,法方的嘉德领事一度遭驱逐,后又再恢复派遣。直至1949年才全部撤离。进入参观需35元门票。房子空有架子,可看性不大,庭院倒有异国情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初 法国明信片,法国领事馆驻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初 法国明信片,法国领事馆驻图

四、中山公园
位于左江南岸,龙州利民街街口。园地原为古营垒,民国二十一年桂军师长边防督办韦云淞主持重修。很多景观早有成形,碑刻亦不在少数。同时还供葬有桂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公园给人的感觉像似桂平西山,古旧绿荫。值得一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山公园正门的石狮刻于民国初年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山公园序 石刻,此处有众多石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版《广西一览》插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版《广西一览》插图

五、龙州铁桥
位于龙州县城右江北畔的龙江街。建成于1916年,由旧桂系陆荣廷、谭浩明邀法国工程师规划建成。钢材全部取自法国进口,技术在当时亦是尖端而不多见的。1930年,桂军梁朝玑领兵在此激战红八军。1939年抗战时,为阻击日军而将桥炸毁。60年代,桥的残骸被打捞上来,送去搞大炼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版《广西一览》插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版《广西一览》插图

六、武建军资念塔
位于乐寿山庄内,伏波庙右处。韦云淞撰写的《中山公园序》中提到,“……光绪三十年,郑孝胥氏督办边务,随从子弟多北人,触瘴疠死者相枕籍,郑伤之,筑武建军资念塔于园之西北隅。”郑孝胥于后曾出力复辟清廷,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或因此碑刻曾被凿开。现所见为复刻镶入。
郑孝胥歌之曰:

“武建孤军戍南荒,边乱虽平士多亡;亡者入地塔出世,含哀郁郁凌苍茫。龙州西山日欲落,双江奔流动城廓;倚天神剑忽飞来,雪脊霜降见棱锷。夹岸遥看人共指,俯视浮桥断红水,疮痍瘴疠意全消,孤标只在斜阳里!君不见,男儿为国可捐躯,伏波遗庙尚岿然;铜柱沉浮无寻处,州人犹唤文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乐寿亭+文昌阁
乐寿亭位于龙州利民街乐寿山庄内,建于清同治年间。文昌阁又名凌云塔,位于对岸的龙江街,建于清嘉庆年间,文革时曾经作为红卫兵的指挥部。现在塔底已被完全封死。另附两张法国人1904年出版的明信片,第一张可以看见亭旁的伏波庙,另一张则可以看见南街的陈勇烈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龙州广西提督府(重建中)
位于南街。始建于清顺治八年,曾数度迁移至柳州、梧州、南宁……光绪十二年,中法战事终结后,广西提督苏元春将位于柳州的广西提督衙门移驻龙州。光绪三十二年时复迁南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初 法国明信片,广西提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