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世界各国GDP的排名,都是按照一定的汇率折算成美元之后来确定的。事实上,我们知道这种经济总量的测算方式的核心是汇率,而汇率是不断变动的,存在着高估、低估、波动等情况。
所以说,汇率法计算的全球国家GDP排名,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不同国家之间,真实的经济水平差距。在经济学上,往往更愿意用购买力平价法(PPP),来确定不同国家的货币汇率水平,从而确定一个国家真实的经济水平。
所谓购买力平价(PPP),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一斤苹果在中国卖4元人民币,在美国卖2美元,那么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应该就是2:1,而不是当前汇率市场的7:1左右。这种PPP汇率反映了,一国货币最真实的购买力水平。
那么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衡量全球的GDP水平,真实的排名应该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看一下,来自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
世界银行将各国经济总量,按照购买力的不同换算为国际美元,给出了全球2024年度TOP10位的国家排名,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2024年中国的购买力平价GDP总量为35.24万亿国际美元,而美国的同期数据为24.16万亿国际美元,中国领先美国超过11万亿元,是美国的近1.5倍。
而按照普通的汇率计算,2024年中国的GDP为18.94万亿美元,美国为29.2万亿美元,中国落后美国10.26万亿美元。可见,按照PPP法计算中国的经济总量,是存在比较大的低估的。
印度GDP是日本的3倍
在世界银行的这份榜单中,印度排名世界第3位,购买力平价的GDP总量为17.97万亿国际美元。相比之下,排名全球第4位的日本,同期的PPP版GDP总量为5.87万亿国际美元,仅为印度的三分之一左右。
日本作为一个地贫国狭的岛国,不像中国、美国、印度这样的大国幅员辽阔、物产丰饶,连购买西瓜都不敢整个的买。所以日本购买力平价经济总量不及印度,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世界GDP5-15位的国家
按照世界银行购买力平价版的全球GDP排名5-10位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5.88万亿)、印度尼西亚(5.35万亿)、德国(5.04万亿)、巴西(4.54万亿)、土耳其(3.92万亿)和墨西哥(3.74万亿)。
而排名全球11-15位的国家,分别是法国、英国、意大利、韩国和沙特阿拉伯。其中,按照汇率排名全球前10名之内的法国、英国等,都没有进入全球前10位。
除此之外,世界银行还给出了2024-2030年,全球主要国家购买力平价GDP的增长潜力。其中,印度到2030年,将比2024年增长50.1%,排名第一位。而中国同期的预期增长率为49.7%,仅次于印度排名第二位。
而土耳其(40.8%)和印尼(35.1%)未来的增长率,也是远远领先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预期增长潜力。
不过,从经济数据的质量来看,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传统发达国家要更优于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
另附:世界购买力平价GDP前15强国家排名榜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