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赞完DeepSeek,黄仁勋就发新模型要抢客户,号称新推理模型秒杀R1!

3月18日,黄仁勋在GTC 2025大会上发表了激情洋溢的主题演讲,展示了英伟达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他身穿标志性黑色皮衣,没有使用提词器或笔记,即兴演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仁勋宣布了下一代GPU架构,并展示了将AI技术应用于商业领域的新进展。英伟达与快餐巨头Taco Bell合作,优化得来速服务,通过语音AI系统提升点餐效率。他还发布了全球首款开源的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NVIDIA Isaac GR00T N1,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TC 2025吸引了约2.5万名与会者,包括微软、谷歌等行业巨头。大会现场座无虚席,许多人早早排队等候入场。

英伟达作为AI时代的引擎提供商,其每一次发布会都备受关注。

黄仁勋对来自中国的AI公司DeepSeek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其R1模型为“卓越的创新”。他表示,高效模型与强大算力的结合是未来趋势,英伟达的芯片能够满足这种需求。

随后,他宣布推出基于Llama的新推理模型——Nvidia Llama Nemotron Reasoning,声称其在准确性和速度上大幅超越DeepSeek的R1模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号称是一种“任何人都可以运行”的 AI 模型。

作为英伟达 NIM 微服务的一部分,这套模型可以在任何平台上运行。

“这不是芯片,而是AI工厂的流水线。”黄仁勋定义道。

以运行6710亿参数的DeepSeek-R1模型为例,8块Blackwell Ultra实现每秒3万token吞吐,推理成本效率较前代暴增32倍。

更狠的是,推理算力需求比一年前预测暴涨100倍——当AI学会“链式思考”(Chain of Thought),每一步推理都需反复调用模型,传统暴力堆算力的玩法彻底失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过往多次激动人心的演讲不同,今年GTC主题演讲可能是黄仁勋多年来第一次需要“回答”问题,而非完全由他设定议题的一次——

在DeepSeek R1引发的冲击后,英伟达近年来少有的被市场质疑:是否随着算力进入推理时代后,它代表的规模化不再成立。

这也是贯穿当天演讲的核心。

黄仁勋从开场的视频到最后,都在强调一件事:今天从自动驾驶,到生成式AI,一切的根源都是token,而产生这些token的根源是英伟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仁勋断言:当大模型进入落地绞杀阶段,成本与效率才是生死线。

英伟达的三代芯片、量子布局、操作系统级整合,正构筑一道算力护城河。

而当机器人“Blue”与黄仁勋握手时,一个更危险的信号浮现:掌握智能生产线的公司,终将定义下一个文明纪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