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组装单分子层(SAMs)因其可调节的能级对齐、最小的寄生吸收以及与可扩展工艺的兼容性,被广泛应用于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然而,其在粗糙基底和大面积器件上的性能常受到 SAMs 自聚集和钙钛矿润湿性差的限制。
本研究通过一种简单的胶束辅助 SAMs 吸附策略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在 SAMs 溶液中加入少量长链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聚集成胶束,将 SAMs 分子包裹在其疏水核中,通过胶束 - 胶束相互作用显著提高了 SAMs 的吸附密度。值得注意的是,残留的表面活性剂进一步改善了钙钛矿的润湿性,增强了晶体质量,并促进了埋入界面的空穴传输。因此,宽带隙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现了 20.95% 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并在长期稳定性上优于对照组器件。
通过与隧道氧化物钝化接触(TOPCon)硅太阳能电池集成,展示了 1 cm² 单片钙钛矿 / 硅叠层器件,其 PCE 达到 29.8%,位列钙钛矿 / 同质结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之一。此外,未封装的器件在未过滤的氙灯照明下经过 300 小时的最大功率点(MPP)跟踪后,仍保持了 92% 的初始性能。
文章亮点总结
胶束辅助 SAMs 吸附策略:通过胶束 - 胶束相互作用显著提高了 SAMs 的吸附密度,改善了钙钛矿的润湿性和晶体质量。
高效单结和叠层器件: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现了 20.95% 的 PCE,钙钛矿 / 硅叠层器件实现了 29.8% 的 PCE,位列同类器件中的最高效率之一。
长期稳定性:未封装的单结和叠层器件在 MPP 跟踪和高温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长期稳定性,分别保持了 93% 和 92% 的初始性能。





L. Liu, Z. Ying, X. Li, H. Du, M. Zhang, J. Wu, Y. Sun, H. Ma, Z. He, Y. Yu, X. Guo, J. Sun, Y. Zeng, X. Yang, J. Ye, Micelle-Assisted Formation of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for Efficient and Stable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s. Adv. Energy Mater. 2025, 2405675.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405675
学术交流QQ群
知光谷光伏器件学术QQ群:641345719
钙钛矿产教融合交流@知光谷(微信群):需添加编辑微信
为加强科研合作,我们为海内外科研人员专门开通了钙钛矿科创合作专业科研交流微信群。加微信群方式:添加编辑微信pvalley2024、pvalley2019,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无备注请恕不通过),由编辑审核后邀请入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