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远,你真要去老赵家拜年?"办公室里,同事王建国压低声音,"知道的是拜年,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去抱大腿呢,新县长那边可都盯着呢。"

我收拾着准备的礼品,苦笑道:"我只是去看望一位长辈,有什么不可以?"

王建国摇头叹息:"现在可不是讲人情的时候啊,县长退了,就是棵枯树,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你不懂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县政府大楼西侧的梧桐树下,我独自站立,望着这座我工作了十年的地方。

冬日的阳光穿过光秃的枝桠,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像极了我此刻复杂的心情。

就在上周,老县长赵德善退休了。

送别仪式上,我数了数,一共到场的领导和同事不超过二十人。

曾经,赵县长在任时,这个人数的零头都比现在的总数多。

人走茶凉,说的大概就是这样吧。

我是李明远,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也是赵县长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

确切地说,我是他看着成长起来的。

十年前,我大学毕业,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县政府,成为一名普通科员。

赵县长那时已经是县里的实权人物,却总是在会议上耐心听取年轻人的意见。

有一次,在一个关于县城改造的会议上,我冒昧提出了不同意见。

会后,我忐忑不安,以为会被穿小鞋。

没想到赵县长把我叫到办公室,细细询问了我的想法。

"小李啊,你有想法是好事,但做事要有分寸,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是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此后多年,他一直默默关注我的成长。

三年后,我被提拔为科长,又过了四年,成为办公室副主任。

同事们都说我是"赵派"人马,是赵县长的嫡系。

我从不这么认为,因为赵县长从未给我什么特殊照顾,只是在关键时刻给我机会证明自己。

现在,赵县长退了,新任县长王刚带着自己的团队上任。

对我这样的"前朝旧臣",自然是冷眼相待。

会议时不再征求我的意见,重要文件不再让我经手,甚至连日常汇报工作都被刻意冷落。

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本该如此吧。

"李主任,县长找你。"秘书小张在门口探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同情。

我整理了一下衣领,走向县长办公室。

王县长正在批阅文件,头也不抬。

"听说你这几天准备去看望赵县长?"

声音里透着一股莫名的冷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硬着头皮答道:"是的,明天是大年初二,我想去给老领导拜个年。"

王县长终于抬起头,眼神锐利:"李明远,你是聪明人,应该懂得官场规矩。"

"赵德善已经退了,你还往他那边靠,是不是有点不识时务?"

我心里一沉,但还是平静地回答:"王县长,我只是去看望一位长辈,这是做人的基本礼数。"

王县长冷笑一声:"礼数?那你知不知道什么叫政治敏感性?"

"现在是关键时期,你这么做,让别人怎么看?"

我没有答话,因为我知道,无论我说什么,在他眼里都是错的。

"行了,你回去考虑清楚吧,该怎么做,你自己掂量。"

王县长摆摆手,示意我可以离开了。

走出办公室,我长舒一口气,心里却更加坚定了明天去拜访赵县长的决心。

02

回到家,妻子刘雨正在厨房准备晚饭。

"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她边切菜边问道。

我把下午的事情告诉了她。

刘雨放下菜刀,神情担忧:"老公,要不你别去了吧?"

"王县长这是在给你下马威,你现在去拜访赵县长,不就是在打他的脸吗?"

我倒了杯水,苦笑道:"我只是去拜年,又不是去谋反。"

刘雨叹了口气:"你还不明白吗?这不是拜不拜年的问题,这是站队的问题!"

"赵县长已经退了,现在是王县长当权,你这么做等于是在跟新县长对着干。"

我握住妻子的手:"雨儿,这不是站队的问题,而是做人的问题。"

"赵县长在位时对我有知遇之恩,现在他退休了,我连个拜年都不敢,那我还算什么人?"

刘雨看着我固执的样子,知道劝不动我,只好叹气道:"你这个人啊,就是太死脑筋。"

"行吧,去就去,不过礼品我来准备,总要体面一点。"

没想到那天,刘雨已经把礼品准备好了:一盒上等的铁观音,一瓶五粮液,还有一些补品。

"你啊,就这点出息,连礼品都不会准备。"刘雨一边帮我整理着衣领,一边嘟囔。

我笑了笑:"赵县长不在乎这些,他最看重的是人心。"

坐上车,我驶向赵县长的家。

赵县长住在县城西郊的一个小区,那里是老干部居住区,环境清幽。

到了小区门口,保安认出了我,热情地打招呼:"李主任,来看赵县长啊?"

我点点头,心里突然有些紧张。

已经有三个月没见到赵县长了,不知道他过得怎么样。

电梯上升到六楼,我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

门开了,出现在门口的却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是赵县长的夫人张阿姨。

"阿姨,新年好,我是李明远,来给您和赵县长拜年。"我连忙问候。

张阿姨愣了一下,然后热情地把我让进门:"小李啊,快进来,快进来。"

"老赵,你看谁来了?"她朝里屋喊道。

屋内传来一阵拖鞋的声音,赵县长走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个月不见,他似乎又老了几分,头发全白了,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

但看到我,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小李,你来了!"

我鼻子一酸,连忙上前问候:"赵县长,新年好!"

赵县长拉着我的手:"别叫县长了,我已经是普通老百姓了,叫我老赵就行。"

客厅里非常整洁,但能感觉到一种冷清。

茶几上放着几个水果,墙上挂着赵县长和领导们的合影,已经有些泛黄。

"今天是大年初二,没想到你会来。"赵县长倒了杯茶给我。

我接过茶杯:"这是应该的,您和张阿姨身体还好吧?"

赵县长苦笑道:"我还行,就是你张阿姨最近风湿犯了,腿脚不太方便。"

张阿姨从厨房里端出几盘点心:"没事,老毛病了,过几天就好。"

"就是家里冷清了点,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今年过年都没回来。"

我环顾四周,确实,这个家里只有他们两个老人。

曾经的权力核心,如今只剩下这般冷清。

"小李啊,最近工作还顺利吧?"赵县长关切地问道。

我笑着点点头:"挺好的,大家都很照顾我。"

赵县长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王县长对你怎么样?"

我一愣,没想到他这么直接。

"还行,就是工作上有些调整。"我含糊地回答。

赵县长叹了口气:"我听说了一些事情,你今天来,他知道吗?"

我沉默片刻,诚实地回答:"他知道,昨天还专门叫我过去谈话了。"

赵县长猛地站起来:"什么?他警告你了?"

我连忙摆手:"没有,就是正常谈话。"

赵县长重重地坐回沙发:"小李,我了解你,你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但在官场上,这有时候是个致命的弱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已经退了,你没必要再和我走得太近,对你没好处。"

我心里一阵难过:"赵县长,您把我当什么人了?"

"您当年提拔我,是因为看我的能力,而不是我会溜须拍马。"

"现在您退休了,我就不认人了?那我岂不是成了墙头草,见风使舵的小人?"

赵县长眼圈突然红了:"好孩子,好孩子......"

我们聊了整整一上午,临走时,赵县长送我到门口。

"小李,记住,做人要有骨气,但做官要有智慧。"

"不要因为我而影响了你的前程,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

我郑重地点点头:"赵县长,您放心,我会用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会忘记您教给我的东西。"

03

回到家,刘雨见我神色凝重,关切地问道:"怎么了?去了赵县长家不开心吗?"

我摇摇头:"不是,只是有些感慨。"

"赵县长家里很冷清,只有他和张阿姨两个人,连个来拜年的都没有。"

刘雨叹了口气:"这就是现实啊,权力在手时,前呼后拥;权力没了,门前冷落。"

我陷入沉思:"是啊,可我不想做那样的人。"

刘雨搂住我的肩膀:"我知道,所以我才嫁给你。"

但没想到春节假期结束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刚到办公室,就收到了一份通知。

我被调往郊区的石桥镇,担任副镇长。

这明显是一个贬谪的决定。

石桥镇是全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交通不便,经济落后。

办公室同事们都用同情的眼光看着我,但没人敢说什么。

王建国悄悄走过来:"我早就提醒过你,这不是得罪新县长了吗?"

我苦笑一声:"做人总要有底线,不能因为别人退休了就翻脸不认人。"

收拾办公室的东西时,我发现自己其实没有多少私人物品。

十年的工作,就这么简单地装进了一个纸箱。

临走那天,没有告别仪式,没有送别的同事,只有王建国和小张在楼下默默地看着我离开。

回家告诉刘雨这个消息时,她先是震惊,然后是愤怒。

"就因为你去看了赵县长,他就这么整你?这也太过分了!"

我安慰她:"没事,镇上也有很多工作可以做,而且离家近,可以多陪陪你。"

刘雨红着眼眶:"你不用安慰我,我知道这对你的打击有多大。"

"要不,你去找赵县长说说?他虽然退休了,但应该还有些影响力。"

我断然拒绝:"不行,赵县长已经退休了,我不能再给他添麻烦。"

"而且,我相信凭自己的能力,在哪里都能做出成绩。"

刘雨握住我的手:"我相信你,但我担心这只是开始。"

她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到石桥镇报到的第一天,我就感受到了冷遇。

镇长孙志强是王县长的亲信,对我明显有戒备。

交接工作时,他直截了当地告诉我:"李主任,哦不,现在是李镇长了。"

"你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农业和水利,这两块是最难干的,你有心理准备吗?"

我平静地回答:"我会尽力做好。"

孙志强笑了笑:"希望如此,不过你最好记住,这里是基层,不是县政府,规矩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的日子,如他所言,困难重重。

我分管的农业和水利是石桥镇的老大难问题。

石桥镇地处山区,水源短缺,农业生产条件恶劣。

更糟的是,镇里的各项决策都绕过我,重要会议不通知我,资金申请被一拖再拖。

我成了一个摆设,一个被边缘化的副镇长。

然而,我没有放弃。

白天,我走访村庄,了解农民的需求;晚上,我研究水利规划,寻找解决方案。

04

三个月后,我提出了一个小型水利工程的方案,可以解决三个村的灌溉问题。

方案递交上去,石沉大海。

孙志强甚至没有在镇长办公会上提及这个方案。

我直接找到他,询问原因。

"李镇长,你的方案很好,但是没有资金,怎么实施?"孙志强一脸无奈。

我不甘心:"这个项目只需要三十万,对镇财政不是问题。"

孙志强冷笑道:"现在不比以前,赵县长不在了,这笔钱不是那么好批的。"

"如果你能找到赞助,我们就可以考虑。"

他这是在讽刺我,明知道我不可能找到这笔钱。

但我没有气馁,而是开始另辟蹊径。

我找到了县水利局的老局长,他是赵县长时期的老同志,已经半退休状态。

向他详细说明了我的方案,并请教技术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局长被我的诚意打动,不仅给了我很多专业建议,还帮我联系了一些技术人员。

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优化了方案,把成本降到了二十万以内。

与此同时,我自掏腰包做了一个小型试验田,证明了灌溉方案的可行性。

半年后,在村民的强烈要求下,孙志强不得不在镇办公会上讨论我的方案。

这次,我准备充分,数据详实,连实施方案都制定好了。

会上,我慷慨陈词:"这个项目不仅能解决三个村的灌溉问题,还能增加农民收入。"

"投入小,见效快,何乐而不为?"

出乎意料的是,其他镇领导都表示支持。

孙志强无法再阻挠,只得勉强同意,但他提出一个条件:"资金只能批十五万,其余的自己想办法。"

这是在刁难我,但我欣然接受了挑战。

接下来的两个月,我东奔西走,终于筹齐了剩余的资金。

水利工程开工了,我每天都去工地盯着,确保质量和进度。

三个月后,工程竣工,三个村的农田终于有了稳定的水源。

村民们欢天喜地,夸我是"及时雨"。

这个成功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村民们的支持。

在基层工作的一年里,我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

不争权,不争利,只做实事。

解决了水利问题后,我又开始关注农业技术推广。

引进新品种,组织农民培训,建立农产品销售渠道。

慢慢地,我分管的领域开始有了起色,村民们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连孙志强也不得不承认我的成绩,在县里的汇报会上,专门提到了我的工作。

然而,就在事情有了转机的时候,灾难降临了。

那年夏天,一场罕见的暴雨袭击了石桥镇。

山洪暴发,河水猛涨,低洼地区的村庄面临严重威胁。

我正在外地参加培训,接到消息后立即赶回镇里。

孙志强已经组织了抢险队伍,但情况比预想的严重得多。

"李镇长,后山的河堤快要决口了,如果冲垮,至少三个村会被淹!"负责抗洪的镇干部急促地报告。

我立刻赶往现场,只见河水已经涨到了堤坝边缘,随时可能溢出。

村民们正在紧急装沙袋加固堤坝,但效果有限。

我仔细观察了河道走向和地形,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把沙袋堆在这个转弯处,引导水流向那边的荒地!"我大声指挥。

"那样可以分散水流,减轻主河道的压力!"

大家按照我的指示行动起来,但水势太猛,我们的努力似乎杯水车薪。

就在这危急时刻,我发现上游有一处堆积了大量杂物的地方,导致水流受阻,反而增加了下游的压力。

"我去疏通上游的杂物!"我对同事喊道。

不顾劝阻,我涉水前进,冒着被冲走的危险,清理堵塞物。

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洪水终于开始退去,村庄得以保全。

05

回到镇政府时,我已经精疲力竭,浑身湿透。

但看到村民们安全的笑脸,我感到一切都值得。

这次抗洪行动,让我在石桥镇真正赢得了尊重。

孙志强也改变了对我的态度,开始认真听取我的意见。

与此同时,县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王县长主导的一个工业园区项目出现了严重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投资巨大,但建设标准低,环保措施不到位,引起了市里的关注。

调查组进驻县里,王县长面临巨大压力。

一天,我突然接到县政府办公室的电话,让我回县里参加一个紧急会议。

到了县政府,我发现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包括市里的领导和调查组成员。

令我惊讶的是,赵县长也在场,作为顾问参与调查。

会议的主题是如何解决工业园区的问题。

王县长表情凝重,显然情况不妙。

调查组组长直截了当地指出了项目存在的诸多问题,责令立即整改。

"这个项目涉及资金巨大,如果废弃,损失将无法估量。"王县长辩解道。

"但如果继续,环保问题如何解决?"市领导追问。

会场陷入沉默,没人能给出满意的答案。

这时,赵县长看向我:"李明远同志在基层工作了一年多,对环保和水利都有研究,不妨听听他的意见。"

所有目光都集中到我身上,包括王县长那充满敌意的眼神。

我深吸一口气,站起来发言:"我认为,项目不必废弃,但需要重新规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

"根据我的观察,工业园区周边的地形其实很适合建造一个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将工业废水转化为农业用水。"

我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并拿出在石桥镇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的经验作为佐证。

会场安静下来,大家都在思考我的提议。

市领导点点头:"这个思路不错,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又能变废为宝,一举两得。"

会后,市领导专门把我留下,详细询问了我的方案细节。

"小李啊,你在基层做得不错,这次的事情处理得也很好。"市领导拍拍我的肩膀。

"有没有兴趣回县里工作?我们正需要像你这样有实干精神的年轻干部。"

我心里一动,但还是谨慎地回答:"我愿意服从组织安排。"

一周后,我收到通知,调回县政府,担任农业局副局长。

这是一个实质性的提升,因为农业局是县里的重要部门之一。

当我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石桥镇时,村民们自发组织了一个送别会。

他们送给我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深入基层解民忧。"

看着这面锦旗,我眼眶湿润了。

回到县政府,环境已经大不相同。

王县长因为工业园区的事情被调查,暂时停职。

农业局的老局长即将退休,我实际上已经开始接手局里的大部分工作。

然而,官场的水很深,我的回归并非所有人都欢迎。

一些与王县长关系密切的人开始暗中使绊子。

先是有人散布谣言,说我靠关系回来的;然后是在工作中处处刁难,故意设置障碍。

最严重的是,有人匿名举报我在石桥镇工作期间违规操作资金,为水利工程谋取私利。

这个举报虽然毫无根据,但还是引起了纪委的注意。

我被要求配合调查,提供相关证据和解释。

面对这些困难,我没有气馁,而是冷静应对。

一方面,我认真准备材料,提供水利工程的所有文件和账目;另一方面,我继续推进农业局的工作,特别是对贫困地区的农业支持政策。

调查持续了一个月,最终证明我清白无辜。

举报人的身份也被查出,正是王县长的亲信之一。

这次调查反而坚定了市里对我的信任。

06

时间如流水,转眼两年过去了。

我已经成为农业局实际上的负责人,带领团队取得了不少成绩。

引进新技术、推广绿色农业、建立农产品品牌,县里的农业面貌焕然一新。

一天,我接到通知,市里要选拔一名农业局长。

这个位置不仅级别高,而且影响力大,是我事业的一个重要机会。

但竞争异常激烈,至少有五位候选人,其中不乏资历更深、背景更强的对手。

我做好了准备,认真梳理了自己的工作成绩和未来规划。

面试那天,我表现得相当出色,回答问题条理清晰,思路开阔。

大家都认为我有很大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就在最后决定的前夜,一份关于我的"黑材料"被递交到了市领导手中。

材料中称,我与退休的赵县长关系密切,是赵县长的"代言人",如果我上任,将会影响政策的连续性和公正性。

这份材料虽然没有具体证据,但足以在关键时刻制造疑虑。

第二天,我得知市里暂时搁置了任命决定,需要进一步考察。

这个消息犹如一盆冷水浇在我头上。

我隐约猜到是谁在背后捣鬼,但没有证据,也无力反击。

正当我陷入困境时,一个意外的电话打破了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