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万达内线曝出,公司再次有股权冻结的舆情。

随即,多家媒体进行了查询。天眼查显示,
近日,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新增1条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大连万达集团,冻结股权数额为80亿元,冻结期限为2025年3月18日至2028年3月17日,执行法院为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缓解债务压力,万达开始向轻资产模式转型,近两年合计卖出近20个万达广场项目,其中,仅在2025年开年一个多月,就已出售了5座万达广场。

此外,大连万达集团还通过减持套现。根据万达电影发布的公告,大连万达集团旗下莘县融智于3月11日减持公司股份693.2万股;3月12日至3月18日,又合计减持公司股份1818.57万股;如按区间均价测算,套现金额合计超3亿元。

投行君认为,万达的困境本质上是高杠杆扩张模式的反噬。当房地产行业尚处黄金时代,王健林以“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的豪情,将银行视为提款机,用债务堆砌文旅城与海外并购的帝国。然而政策转向后,文旅项目沦为烫手山芋,海外资产折价抛售,曾经的“买买买”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此次80亿元股权冻结,已是万达今年第三次大规模资产冻结,叠加此前19.79亿元股权查封与1.21亿元强制执行,流动性危机已呈系统性爆发态势。

面对危机,万达的应对策略充满争议。一边将万达商管股权质押给中东资本,一边被曝转移家族资产至新加坡,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让“商业嗅觉”沦为资本腾挪的遮羞布。更讽刺的是,曾誓言“万达广场就是我的命”的王健林,两年内抛售30余座核心资产,甚至将总部大楼摆上货架。轻资产转型的叙事,在司法冻结的阴影下显得苍白无力——这不是战略转身,而是赌徒输光筹码后的仓皇撤退。

王健林的沉浮,恰似一出现代版《红楼梦》——起高楼时烈火烹油,宴宾客时挥斥方遒,而楼塌之际,连股权冻结的公文都成了时代送葬的挽联。这场80亿的冻结,不仅封存了一家企业的命运,更冰封了一个时代的狂热。当房地产从造富神话变为风险样本,或许我们该记住:任何商业奇迹若背离风险敬畏,终将成为历史尘埃中的一粒沙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