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俄乌冲突拉开帷幕,战场上的技术较量就没有停止过。特别是无人机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武器,逐渐取代传统部队成为战场上不可或缺的主角。
今年开春,俄罗斯自主研发了一批远程自爆无人机,这些无人机不仅飞行距离远、制造成本低,还能携带爆炸装置,给乌军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不过,得益于西方国家的军事援助,乌军很快开发出了一套低成本的拦截系统。这套系统能够根据无人机的速度、高度和飞行方向快速计算出其轨迹,并给出精确的拦截位置。随后,乌军会派出经过改装的皮卡防空车队,这些车辆上装备了高射炮或机枪,机动性强,可以迅速抵达指定地点进行防御。

皮卡防空队
按照乌克兰官方的数据统计,他们这套系统的拦截成功率超过了90%。然而,俄军很快调整战术,让乌军再次陷入困境。
就在最近,俄军通过采用一种新的俯冲战术,将乌克兰南部的重要港口城市变成了火海。这种战术的核心在于不再单兵作战,也不再进入乌克兰领空后立即寻找目标发动攻击。相反,无人机先飞到高空重新编队,然后以大角度俯冲的方式突然袭击目标,几十架无人机分散开来逐一摧毁预设目标。

面对这种情况,乌军皮卡上的高射炮虽然对付低空慢速飞行的无人机效果不错,但在高速俯冲的目标面前却显得力不从心。为了应对,乌克兰甚至启用了激光反无人机武器。理论上,这种高科技设备可以精准烧毁无人机,但面对数十架同时俯冲的无人机群,激光武器的充能速度和覆盖范围显然跟不上节奏。
最终,敖德萨港口那一夜成了真正的炼狱,爆炸声不断,火光映红了整个天空。要知道,敖德萨可是北约物资运输的关键节点,经过俄军的这次袭击,不少北约援助的装备和物资都被摧毁了。虽然具体损失数字尚不清楚,但从现场火势和连续爆炸的情况来看,损失肯定不小。

但这还不是结束。3月20日,俄军又在苏梅州对乌军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突袭。显然,俄军事先掌握了情报,一切准备妥当后,趁着深夜派出一批自爆无人机,直接瞄准一列满载军用物资的列车发起攻击。无人机成功击中目标,整列火车瞬间解体,连铁路线也被破坏得无法使用。

苏梅州是乌克兰东北部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许多西方援助的武器装备都需要通过这里的铁路运往前线。这次被摧毁的军用列车上据称装载着北约提供的武器装备,包括美制武器以及精锐部队的补给品,这对乌军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
值得注意的是,俄军似乎准确计算好了时间和地点,而乌克兰的拦截体系在这场突袭中几乎毫无作为。这让外界不禁猜测,俄军的情报来源到底是什么?毕竟如此精准的打击如果没有实时情报支持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对外宣布,近期俄军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了SpaceX的星链系统。言外之意是,俄军频繁发动的精准轰炸很可能依赖于星链提供的高清视频实时传输信号。
尽管SpaceX有能力追踪特定区域的星链用户,但他们无法准确判断用户的真正身份,特别是在交战区,俄军与乌军混杂在一起,终端信号极为复杂。因此,星链无法精准定位并关闭属于俄罗斯的信号。

不知道美国方面看到这样的消息会作何感想。自家的卫星系统竟然帮助俄军炸毁了自家援助的装备,这种结果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信息来源:CNN:《乌克兰港口城市在俄罗斯“大规模”袭击后“着火”》俄罗斯通讯社:《俄罗斯军队在过去一天用乌克兰弹药和武器袭击军用火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