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昨天透露,创办42年来首次落“沪”将推出多个“首次”,其中包括首次进行票房分成并把终评17台“竞梅”演出1.9万余张票的30%作为公益票出售,最低价30元。与此同时,还将推出“梅花绽放在上海”系列文创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和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本届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项。自1983年创办以来,梅花奖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于育新人、推精品。

此次共有17名优秀演员进入终评,包括戏曲演员14名、话剧演员2名、舞剧演员1名。35周岁以下青年演员共有5位,是2015年奖项改革以来青年演员最多的一届。

另有7名青年演员从中国剧协往届主办、承办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艺苑撷英”“新时代戏剧英才培养工程”表演人才培训班等活动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终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届入围终评的剧目充分体现了“三并举”原则,既有整理改编传统戏,也有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

其中,最能够展现演员艺术功底的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在本届终评中占比最大,包括京剧《铡判官》、昆剧《烂柯山》、秦腔《焚香记》等。入围本届终评的新编历史剧包括湘剧《夫人如见》、蒲剧《精卫填海》等。入围本届终评的现代戏京剧《智取威虎山》、曲剧《信仰》等则实现了红色题材的艺术表达。此外,入围本届终评的话剧《四世同堂》《主角》均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在保留原著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实现了作品文化内涵的戏剧升华。舞剧《朱鹮》则以中国古典舞的现代化,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洁静(上)诠释《朱鹮》 / ©王凯

整体活动将以“梅花竞放、戏聚东方”为主题,梅花奖终评将以剧目现场展演的形式进行。经终评评委现场观摩后,差额评出15名获奖演员,结果将于5月21日晚在文化广场举行的“中国戏剧梅花奖、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晚会”上,与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的5部获奖剧作一同揭晓。此外,还将开展34场演前导赏及演后谈、1场主题研讨会、1场获奖演员惠民演出等系列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天(右)在《智取威虎山》中饰演杨子荣

演出票则首次采用市场运营与惠民公益相结合的方式推出。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夏煜静透露,17台“竞梅”剧目1.9万多张票中有30%作为公益票,票价在30元至80元。组委会积极探索票根经济,开发设计了“梅花绽放在上海”主题文创产品,在商业街区举办快闪,形成全城开花、处处有戏的局面,延长消费链,更好推进上海首演首展首秀形成集聚效应。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说:“一个好演员首先是一名好观众。我愿意在5月做一名普通观众,与上海观众一起坐在台下,为竞逐梅花奖的演员鼓掌。”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朱光

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小开

©新民晚报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