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足够应用场景,任何一种动力形式都不会被“杀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为“中产标配”, 奥迪A4 参数 图片 )家族在中国市场曾是“神车”,总销量达200万台。

现在换代款一汽 奥迪A5 L要上新了。最大爆料是,全新燃油引擎搭载了华为高阶智驾,跟鸿蒙系神车差不多。这宣告了内燃机拥有“不死之身”。

那些说第五代EA888发动机是“多此一举”的人该清醒了!内燃机升级只是前手摆拳,华为高阶智驾上车,才是大众系(包括奥迪)的后手直拳。

智电浪潮席卷而来,燃油车似乎成了“过时技术”代名词。但这一次,奥迪A5L把燃油车智能化“技术围城”攻破了。

通常来说,传统燃油车分布式电子架构(如几十个分散的ECU单元),被戏称为“技术封建制”,这种架构导致系统协同效率低下,响应延迟高达数百毫秒,成为高阶智驾致命瓶颈。

但奥迪A5L的E³ 1.2电子架构,以五大域控制器(动力、智驾、座舱、舒适、安全)实现了算力“中央集权”,将信号传输时间压缩至微秒级,打通了燃油车智能化“任督二脉”。

现在,燃油车的“大脑”被激活了,机械心脏的跳动可以与“数字灵魂”共振。

燃油车动力响应延迟,被视为智驾系统“阿喀琉斯之踵”。可是,奥迪A5L第五代EA888发动机+48V轻混系统,通过电机毫秒级扭矩补偿,让发动机机械输出与智驾指令精准同步。

在紧急制动场景中,48V系统可瞬间接管动力输出,将传统燃油车0.5秒的机械响应缩短至0.1秒,甚至优于部分电动车。这说明,燃油车的机械特性并非桎梏,它的电气化改造空间是巨大的。

有人说,高阶智驾系统(如华为A DS 3 .0)功耗高达500W,传统燃油车的供电系统连“温饱”都难以满足。而奥迪A5L的48V轻混将发电机、电池、智驾设备的电力进行动态调控,如同以小博大的“能量游击战”,一块巴掌大的小电池,也可以撑起一个数字帝国。

从BBA到大众丰田,都在发掘“油电同智”矿井。华为给奥迪背书,这一条让人信赖。据悉,奥迪A5L的智驾系统,是在华为ADS框架基础上深度定制的“混血方案”:激光雷达布局根据燃油车风阻特性优化,算法针对机械传动延迟专项调校,甚至OTA升级节奏也与燃油车保养周期绑定。

德国精密机械与中国数字智慧实现了阴阳结合,智驾将不再是燃油车“外挂器官”,而是融入动力总成的“第二心脏”。

两颗激光雷达+6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13个摄像头,这套“数字军火库”与华为乾崑智驾高阶版基本一致,理论上说即便在未来L3/L4场景中,奥迪A5L的智能化也能游刃有余。有人说成本超过2万“比较贵”,其实只是奥迪品牌溢价的“零头”。

再设想的远一点。几年后固态电池量产,其能量密度(500Wh/kg)足以让一块10kWh的电池包提供200公里纯电续航。若将其与高效内燃机组合,燃油车即可化身“超级混动战士”。

当“油为主、电为辅”能够进化为一条有效的技术路线,内燃机便不再是能源革命的弃子,而是技术复调的领唱者。一段时间以来对燃油车的偏见撕碎了!

笔者认为,尤其在高端豪华品牌市场,电动车追求“科技平权”,燃油车专注“技术浓度”,而真正完美的方案是,一台搭载固态电池+大排量高性能发动机的混动,其机械复杂度、调校难度与工艺成本,就像机械腕表一样的“工业艺术品”,能完美解决眼下“纯电不豪华”悖论。

同时,只要内燃机与智能化能够跳起“双人舞”,在全球主流市场,BBA和大众丰田们就仍有雄厚的竞争力。

只要有足够的应用场景,任何一种动力形式都不会被“杀死”。当奥迪A5L的激光雷达扫描过城市天际线,内燃机能进化成工业文明“不死鸟”一样的精神图腾吗?

石英表无法终结机械表。激进的汽车智电化浪潮,也不可能是非此即彼的偏执赛跑。人类能源哲学是“多元共生”,驾驶者不应该分裂成“油电死对头”。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一次在奥迪A5L身上为内燃机注入数字灵魂的,竟然又是华为。余大嘴的高能召唤,让智能电动车拥有了大杀四方的野心和豪情,现在轮到燃油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滴汽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