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高要区以金渡镇铁岗社区为试点,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模式,着力培育一支有技术、懂运营、爱农村的“乡村管家”队伍,为服务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金渡镇从新农人、乡村治理人才、砚玉人才、农家美食人才等群体中挖掘出30名有代表性的优秀人才,建立起“乡村管家”实用人才信息库,并通过培训课程带动衍生了“铁溪陶社”“飨水甜”等优秀农村品牌,不仅丰富了乡村文旅产业业态,还让更多的农村实用人才成长为乡村振兴“领头雁”。
改变经营理念 拓宽发展渠道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很多市民和游客来到铁岗社区游玩,带旺了陶艺社客流,店里的生意还不错。”3月24日,去年参加过高要区金渡镇第二期乡村实用人才暨“乡村管家”培训班的铁溪陶社负责人黎瑞华兴奋地告诉记者。

铁溪陶社工作室负责人黎瑞华向记者展示他纯手工制作的宝瓶。 记者 陈松连 摄
黎瑞华今年45岁,于10年前从制作端砚转为制作陶器。2022年,他从佛山石湾返乡设立铁溪陶社工作室,坚持沿用唐宋时期的工艺手法,专注于古法柴烧陶器,尤其擅长制作宝瓶器型。记者在他的工作室看到,展柜上宝瓶瓶盖的龙,每一条都活灵活现,尤其是龙的眼睛炯炯有神。2024年,铁岗众创青年空间运营方为他免费提供空间运营,让更多人看到他的作品。
黎瑞华表示,由于陶艺社的作品全是手工制作,用木柴烧制,因此定价较高,也造成了作品虽好但难走量的局面。参加“乡村管家”培训后,他收获很大,尤其是经营理念得到很大提升。“陶艺属于比较小众的艺术。上完培训班后,我产生了利用直播卖产品的念头,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的销量和宣传影响力。”
未来,黎瑞华计划继续发挥自己的陶艺制作特长,将金渡本地盛产的桃花、罗氏虾等元素融入陶艺作品中,向伴手礼方向发展。他对陶艺工作室的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培训班激发灵感 改造小店顾客盈门
“感谢政府举办‘乡村管家’乡村实用人才培训班,给我们农村创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知识。”3月24日,在高要区金渡镇水边社区经营饮品和小吃的店铺负责人黄红燕笑着告诉记者。

黄红燕(右一)参加“乡村管家”培训中的乡村小厨实用课程。 受访单位供图
黄红燕的店铺位于水边社区体育馆旁边,开业初期生意还不错,后来受市场竞争等影响,生意日渐冷清。去年10月,她参加了“乡村管家”培训班。她告诉记者:“借着培训机会,我第一次参观了铁岗社区屋顶咖啡店,被那里的环境布置惊艳到了。每个小物件、每棵花草都带来了美好体验,也给我的经营理念带来很大启发。”
培训结束后,黄红燕便将学习到的新技术、经营理念应用到小店的升级改造中。经过精心构思和用心布置,黄红燕的小店有了新变化。店中原本单调的墙面,如今被香槟色与粉色花系映衬,点缀以定制的“肇庆”字样组合拼画,别具一格。吧台区域也有新风格,一盆盆娇俏的绿植营造出温馨氛围。店外设有休憩区,摆放了简约舒适的桌椅和遮阳伞。
培训中的围炉煮茶、乡村小厨等实用课程也带给黄红燕在餐饮供给上的新构思。“以往店里主要制作普通奶茶、炸鸡翅等小吃饮品,现在店里上新了在培训中学到的玫瑰花奶茶、拔丝地瓜,都是用新鲜材料即点即做,价格实惠,受到不少食客喜爱。小店的经营情况逐渐好转,最高日客单量接近50单。”黄红燕开心地说。
构筑“乡村管家”成长摇篮
金渡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镇引入以潮州市玉瑶山庄生态旅游有限公司为首的企业联合体(以下简称“玉瑶山庄公司”),打造了铁岗众创青年空间,同时联合木棉乡创学院建设西头乡村人才培训基地,并与铁岗社区、水口社区等实训基地形成联动,在铁岗社区建立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乡村众创空间)。2024年以来,金渡镇累计开展各类实用人才培训班7场次,服务人才超500人次,吸引清华、哈工大等高校共计500多名师生前来交流学习。

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举办首期“乡村管家”暨乡村实用人才培训班,烘焙师正在向学员传授比萨制作技术。受访单位供图
“我们的培训瞄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等人群,定制乡村运营师、农村职业经理人、乡村治理人才、乡村实用人才等课程。通过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同步、人才培训与全程陪跑同步、技能培训与职称评定同步的‘三同步’工作机制,打造独具特色的‘肇庆模式’,为全省乡村人才培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玉瑶山庄公司培训项目负责人谢滟晴告诉记者。
据介绍,乡村实用人才的培训课程围绕乡村治理、农村电商、乡村民宿、农家美食、农文旅体融合等乡村建设重要领域,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主题,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分组实训”的分段式培训模式,着重培养学员实战本领。
同时,创新性实施“全程陪跑+持续孵化”培训体系,建立培训学员创业项目追踪档案,设立专业创业导师团队,定期回访指导,对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提供场地、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学员创业成功率。截至目前,“乡村管家”培训课程带动衍生了“飨水甜”“铁溪陶社”等优秀农村品牌,12名学员成功创办经营实体,带动周边新增就业岗位40余个。
值得一提的是,乡村实用人才的培训课程还主动推动培训内容与省农业农村厅制定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接轨,并联合人社部门搭建人才供需对接平台,为培训学员精准提供就业信息。针对完成培训且考核合格的学员,协助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使其在创业补贴、金融贷款等方面享受政策便利,拓宽人才成长与发展通道。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陈松连 特约记者 刘潜 通讯员 彭燕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