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企是个很“卷”的行业,卷技术、抢市场、卷营销,持续不断的处于烧钱的状态,真正要达到盈利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周期非常久,不少车企都倒在了烧钱的路上。
比亚迪算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少数”,主要是其自身电池行业的背景得天独厚,同时比亚迪的新能源起步时间太早了。2003年1月22日,比亚迪公司从电池领域跨行业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图源:比亚迪官网
转过年来的2004年北京车展上,比亚迪就展示了一款概念车,这款车名为ET,是比亚迪构想的一款紧凑级纯电动MPV。随后的比亚迪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路上越走越远,2008年12月,比亚迪第一辆新能源车——F3DM上市。直到六年后的2014年,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才刚刚成立,2015年才有了理想汽车。
2025年3月25日,比亚迪发布《2024年报》。报告显示,财年营收7771亿、同比增长29%;净利润402.5亿、同比增长3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6.05%、同比提高1.65个百分点。2024年,插电混动车销量达248.5万辆、同比增长72.8%,对乘用车销量增长的贡献率达87.9%!
同样很早布局新能源的还有奇瑞,据其官网介绍奇瑞自 1999 年开始布局新能源领域。2010 年 4 月 22 日,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标志着奇瑞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目前,从2025年1月1日,奇瑞控股集团发布2024年年度销量快报中可以看到,集团总销量2,603,916辆,同比增长38.4%,创造了年销量的历史新高。年度新能源销量583,569辆,同比增长232.7%。奇瑞集团旗下已布局奇瑞新能源、星途、捷途、ICAR和智界五大汽车品牌。

图源:奇瑞新能源官网
随着奇瑞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大家终于可以看到这家汽车巨头的“底色”。从营收和净利润来看,2022至2023年,奇瑞实现营收926.18亿元和1632.05亿元,实现净利润58.06亿元和104.44亿元,营收增长76%,净利润则增长近80%。2024年1月至9月,奇瑞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821.54亿和113.12亿,增速分别为67.7%和58.5%。
早于同行好几年的布局,也让比亚迪和奇瑞这一路走来相对比较顺利,但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这两大车企的路无法复刻,多数想要“出圈”的企业还在“烧钱”!
新能源三剑客
理想已经盈利,小鹏、蔚来还在亏损
3月14日,理想汽车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净利润为80亿元,同比下滑31.9%;截至2024年末,理想汽车现金储备增至1128亿元。2024年理想交付了50.05万辆,同比增长33.1%。

图源:理想汽车官网
2022年的理想汽车还净亏损了20.3亿元,来到2023年理想汽车已经达成了首次盈利,全年共营收1238.5亿元,同比增长 173.5%,净利润达到 118.1 亿元。
相较于2023年,2024年理想汽车的盈利有所下降,好在是依然能够盈利。相比之下小鹏和蔚来的日子还在“水深火热”之中。
3月18日,小鹏汽车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全年小鹏汽车营收为408.7亿元,同比增长33.2%;净亏损57.9亿元,相较于其2023年亏损的103.76亿元,2024年的亏损同比大幅收窄。此外,2024年小鹏汽车全年累计销售新车超过19万辆,同比增长34.2%。这一销量数据使得小鹏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增长。

图源:小鹏汽车官网
3月21日,蔚来发布2024年四季度和全年财务业绩。财报显示,蔚来2024年全年营收657.3亿元,同比增长18.2%,再创新高。净亏损224.017亿元,同比增长8.1%。全年整车毛利率持续提升至12.3%,综合毛利率持续提升至9.9%。

图源:蔚来汽车官网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蔚来共交付新车22.2万辆,同比增长38.7%,第四季度交付72689辆,创历史新高。财报提到,2024年蔚来品牌保持了其在30万元以上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领导者地位,占据40%的市场份额。
造车新秀
小米也在亏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了自己的2024年度的经营业绩。但从小米的汽车业务来看,2024年一共贡献了328亿元的营业收入。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达321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达7亿元。“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为18.5%。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人民币62亿元。
以此简单测算,小米汽车去年共交付136,854台,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亏损62亿元,平均每卖一台车亏损4.53万元。

图源:小米汽车官网
至于小米汽车业务的亏损,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此前曾解释,小米汽车仍然处于早期阶段,规模还不够大。自建工厂、自研核心技术,前期重投入,成本有分摊,所以前期有亏损,整个电动汽车行业规律也是这样,未来随着交付量增加,亏损收窄,规模效应会更凸显。
不过,以小米汽车的火热程度,扭亏为盈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传统车企转型
2025年3月20日极氪公布了2024年财报,这是极氪史上最亮眼的财报,交付22万台大涨87%,760亿营收增长47%,电池和研发服务收入都在增加。2024年极氪汽车总营收759.1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汽车销售收入553.2亿元,同比增长63%。全年净亏损57.9亿元,同比减亏30%。扣除基于股票的薪酬费用后,极氪全年仅亏损47.1亿元,同比减亏42%。

图源:极氪官网
作为传统车企吉利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极氪虽然还在亏损但在一众燃油车企的转型品牌中,可以说是表现还不错了。同样不错的还有长安集团旗下品牌深蓝汽车和广汽集团旗下品牌埃安。
2024年深蓝汽车的总销量达到了243,894辆,相较于2023年的136,912辆,同比增长达78.1%。截止发稿前,长安汽车尚未公布2024全年财报。从2024半年报来看,长安深蓝上半年净亏损7.39亿元,此外,长安集团旗下的另一新能源品牌阿维塔在2024年全年销量为73,606辆,同比增长了140%。

图源:深蓝汽车官网
广汽集团同样还未发布2024全年财报,但从2025年1月10日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公告中可以看到,广汽集团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8亿元-1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约32.2亿元- 36.2亿元,同比减少72.91%-81.94%。据官方数据显示,广汽集团在2024年的总销量为200.3万辆,其中埃安销量约为35.4万辆,与2023年的48万辆相比,埃安的销量同比下降了26.2%。广汽传祺销量全年累计达41.5万辆,同比增长2%,

图源:埃安官网
2025年1月24日,上汽集团发布业绩预告,2024年实现净利润15亿至19亿元,同比减少87%至9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同比减少141%至160%,扣非净亏损达到41亿至60亿元。2024年上汽集团的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23.4万辆,同比增长9.9%,创下历史新高,在整体销量中占比接近3成。其中,高端新能源品牌智己汽车销售6.6万辆,同比增长71.2%。

图源:智己官网
2025年1月28日,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全年财报,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500 万元到 33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 17504 万元到 16704 万元,同比减少 83.5% 到 87.5%。从东风汽车公众号公布的数据,2024年,东风汽车全年新能源汽车销售86.1万辆,同比增长64.4%,自主新能源销售81万辆,同比增长122.5%。从官方数据可查,2024年全年岚图汽车销量持续增长,累计交付量达到85697辆,同比暴涨70%。

图源:理想汽车官网
截止发稿前,北汽蓝谷的2024全年财报尚未发布,据官方数据显示,极狐品牌2024年销量达8.1万辆,同比增长170%,在北汽蓝谷总销量占比超七成。
折戟沉沙
哪吒危机极越崩盘
2025年3月26日,哪吒汽车官方宣布,经过三轮开诚布公的磋商,与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北斗智联,绿野汽车照明等百余家供应商达成共识,共同签署债转股协议,百余家供应商联合倡议支持哪吒汽车化债复工复产。
3月22日,哪吒汽车宣布与泰国专业汽车金融机构NLTH达成战略合作,获得100亿泰铢(约合21.5亿元人民币)授信支持。但哪吒汽车要真正“起死回生”,仍面临诸多挑战。

图源:哪吒汽车官网
此前的2025年1月6日,哪吒汽车官网出现了短暂崩溃。而从企查查上公布的信息也可以看到,哪吒汽车的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港股IPO申报,在2024年12月27日更新结果为失效。这可吓坏了一众车主。在经历了一系列哪吒汽车的动荡之后,不少车主时刻谨防哪吒汽车倒闭。
"财联社"曾在2024年10月29日报道称,哪吒汽车已开始实施降薪计划。同年11月7日,哪吒汽车便启动大规模裁员,裁员比例最高或达到70%。而后,哪吒汽车的负面新闻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踵而至。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众)欠款被起诉、哪吒汽车桐乡工厂已经停产近一个月、合众新增一条股权冻结信息……
对于经营不善的情况,合众的股东之一360坐不住了,周鸿祎曾在直播时当面对CEO张勇和其他高管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你们什么都不明白,你们从营销到产品规划就老是‘自嗨’。”
2024年12月6日,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运舟,面向哪吒汽车内部发布全员信。宣布张勇不再担任哪吒汽车CEO,转任公司顾问,作为创始人、董事长的方运舟,亲自兼任哪吒汽车CEO。
2024年11月14日,哪吒汽车公布信息称,已经与南宁国资委旗下南宁产业投资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南宁产业投资集团向为其提供供应链金融支持,同时全面统筹、组织哪吒汽车在南宁基地的原材料采购、生产、物流,KD件出口等业务,以确保其在海外供应链的稳定,以及海外车型的生产与交付。但是双方均未对外披露具体合作金额。
撑到现在尽管哪吒汽车还活着,但现在走的也是举步维艰。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哪吒汽车累计销量为64549辆,在国内乘用车企业中排名第53名,相较于2023年的127496辆下滑49.37%。而今年1月和2月销量分别为159辆和377辆。虽然百余家供应商联合倡议支持哪吒汽车化债复工复产,但这仅是暂时解决燃眉之急,“如何重新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信任”将是哪吒汽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就在大家猜测哪吒汽车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凉凉”的新能源时,极越汽车却突然冲出来插了个队。2024年12月12日,微博一半的热搜都给到了极越汽车。上午,上百名员工来到极越汽车总部,与CEO夏一平展开直接对话。员工们情绪激动地向夏一平讨要薪水和社保,让后者给个说法,甚至有人担心CEO拿钱跑路,直接喊出“把你的存款拿出来给我们交社保。”
在极越的当天发布的内部信中,给员工提供了两种裁员的解决方案。主要分两种,一是离职赔偿N+1,但没有明确的赔偿发放日期,先前被裁员的员工赔偿也将延期发放;第二种是可以留下,但工资停发、社交公积金断缴。对此,不少员工对这种处理方式表达了不满,这也是12日他们围堵CEO要说法的原因。

图源:极越汽车官网
作为吉利和百度合作造车的产物,极越算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品牌,极越汽车自从2021年初成立起,吉利负责硬件技术,百度提供软件支持,李彦宏更是多次亲自站台推广。如今突然走到这一步,真的很意外!
12月13日,百度和吉利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积极协助极越管理层妥善处理相关事宜。12月19日下午,一则极越员工的善后方案文件照片在网上曝光。文件显示,在相关政府部门指导和见证下,建立监管共管账户,代极越为员工支付相关费用,垫付资金由百度、吉利打入。
随后极越汽车在官方APP发布公告称,车主可通过领克售后热线咨询售后服务,线下的领克售后服务中心可进行包括基础钣金喷漆在内的维修。同时,极越售后配件供应正在协调中,将持续发布相关服务进展。
百度IDG运营管理负责人李涛则发布消息称,ASD和地图导航服务将由百度兜底,不会停止服务。百度云和地图团队已与极越技术团队紧密对接,全力保障相关服务。
但据“北京商报”在2025年3月13日的报道称,曾接到多位极越车主投诉称,目前面临车辆维修无配件、承诺的质保及积分充电权益无法兑现等情况。因为修车难,极越车主在车尾贴上“绝版车,请注意”的标识。这不是网络段子,而是极越车主胆战心惊上路的日常。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