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4日,金门海域发生了一起大陆渔船翻覆事件,两名渔民因此丧生。
这事不仅让两岸关系绷紧了一根弦,还意外扒出了台湾前领导人马英九在位时的一个“黑历史”:他任内扣押了超过10,856艘大陆渔船。
这数字一出,简直像扔了个深水炸弹,把马英九当年“两岸和平推手”的招牌砸得稀碎。相比之下,蔡英文时期才扣了403艘,差距大得让人咋舌。
金厦海域事件的来龙去脉
事情得从2024年2月14日说起。那天,金门附近海域,一艘大陆渔船在作业时被台湾海巡船撞翻,两名渔民落水后没抢救回来。

大陆这边炸了锅,认为是台湾海巡故意挑衅;而台湾那边先是说渔船自己“操作失误”,后来又改口称那是“三无船只”(无船名、无船籍、无证书),意思是没证的船,他们执法理直气壮。
事件一出,两边反应都挺快。大陆这边不含糊,2月25日就派福建海警的舰艇编队到金门附近海域巡查,摆明了要加强管控。
巡查中,海警做了不少事,比如编队航行、查验证件、护渔警戒,还喊话警告,动作一套接一套。台湾岛内媒体也坐不住了,纷纷转载大陆报道,有的标题直接点明大陆这是要“宣誓管理权”。
这架势,明显不是闹着玩的。

这事本身就够敏感了,毕竟牵扯到人命和两岸关系。
可没想到,台湾海洋委员会主任管碧玲在辩护时甩出的一串数据,把水搅得更浑。
她说,马英九当政时抓扣了10,856艘大陆渔船,而蔡英文时期只有403艘。
这对比一出来,等于把马英九的老底给掀了,大家才发现,原来他那会儿对大陆渔船下手可比现在狠多了。

马英九的黑历史有多黑
马英九在台湾当领导人是从2008年到2016年,那段时间被很多人称为两岸关系的“蜜月期”。
大陆对台湾释放了不少善意,比如开放“三通”、签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经济上也让利不少。
按理说,这种氛围下,台湾对大陆渔民应该也会宽松点吧?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根据管碧玲披露的数据,马英九8年任内,台湾海巡署扣押了10,856艘大陆渔船,平均一年抓1300多艘。
而蔡英文从2016年上台到2024年,8年才扣了403艘,平均一年50艘都不到。两相对比,马英九时期抓的船是蔡英文时期的27倍。

这数字一摆出来,谁看了都得愣一下:这还是那个口口声声说要“两岸和平”的马英九吗?
其实,马英九那会儿抓船的事,当时没怎么上头条。为什么?因为两岸关系总体还算融洽,大陆这边也没太声张,新闻热度自然就下去了。
加上国民党在岛内宣传上也擅长打“和平牌”,这些事就被掩盖过去了。要不是这次民进党自己抖出来,恐怕很多人到现在还蒙在鼓里。
抓这么多船,到底图啥?有人分析,马英九一方面对外喊着“不否认治权”,摆出和大陆和平共处的姿态;另一方面,又暗地里让海巡署对大陆渔船下狠手,可能是想在岛内证明自己还是“硬气”的,能掌控局面。

只不过,这套两面派的玩法,后来被蔡英文和民进党抢了风头,国民党自己也砸了招牌。
政策背后的算计和后果
马英九的政策到底怎么来的?
从历史背景看,他上台时打的是“两岸和解”牌,2008年那会儿,两岸刚从陈水扁时期的紧张状态缓过来。
大陆这边想着推动和平发展,马英九也顺势提了“九二共识”,看起来是要把关系搞好。可在实际操作上,他显然没完全兑现承诺。

抓扣大陆渔船这事,主要由台湾海巡署执行。
当时的政策是,只要发现大陆渔船越界作业,基本就是扣船、罚款、没收渔获,甚至有时候直接驱逐。
金厦海域因为离大陆近,渔业资源又丰富,一直是大陆渔民的传统作业区。但台湾那边划了个“限制水域”,动不动就说大陆渔船“非法越界”,然后就动手抓人。
这套执法模式,在马英九时期被玩到了极致。
后果呢?短期看,台湾海巡是捞了不少罚款,也震慑了大陆渔民。可长期来看,这事埋下了不少隐患。

大陆渔民这边怨气积累,觉得明明是传统渔场,凭啥动不动就被抓;台湾内部呢,马英九的“和平形象”跟实际作为完全脱节,后来被翻出来就成了笑话。
到了他下台后,这段历史更是成了国民党的软肋,被民进党拿来当攻击素材。
这次金门事件一出,马英九的声誉算是彻底崩了。过去他还能靠着“两岸推手”的名头混点政治资本,现在这黑历史一曝光,岛内舆论直接炸锅。
有人翻旧账问:你当年到底是真和平还是假和平?马英九面对这些,只能装聋作哑,没啥硬气话可说了。

金门事件后,大陆海警的巡查变成常态化,每天都能在金厦海域看到舰艇的身影。这不仅是对台湾海巡的一次警告,也是对整个台当局的强硬表态。
福建海警这次摆出的架势很明确:这片海域,我们要管起来,不能再让大陆渔民白白吃亏。
台湾那边也没闲着,加紧宣传攻势,把大陆渔船说成“非法入侵者”。岛内一些评论员跳出来喊,说大陆这是“威胁台湾主权”。
但这套说辞在大陆这边完全不吃香,舆论直接反击:你们害死人还有理了?两边隔空对骂,火药味越来越浓。

国民党这边也想掺和进来。
副主席夏立言放话说要在2月26日去大陆当“和事佬”,试图在事件中刷点存在感。可这时候提和解,多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
夏立言当年在马英九政府里当过陆委会主任和防务部门副手,马英九抓万艘渔船的事,他不可能不知道。现在跑来说好话,不少人觉得是厚着脸皮来蹭热度。
网友直接怼:与其求大陆让步,不如先把你们当年的账算清楚!

从数据上看,马英九时期的抓船规模确实惊人。10,856艘是个什么概念?假设每艘船平均载5人,那就是5万多人次受到影响。
这还不算罚款、没收渔具的损失。相比之下,蔡英文时期的403艘,影响范围小得多。这差距背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两岸策略:马英九是表面和气、暗地里下手;蔡英文则是明着对抗,但实际动作收敛。
结语

过去在马英九时代,大陆还能忍气吞声,把不公平咽下去;蔡英文时代,可以通过制裁、军演来宣泄不满。但到了赖清德这茬,大陆不会再留情面,直接硬碰硬。
赖清德和民进党一贯的调调是“台独”,对金门、马祖这些离岛本来就没啥感情。
有人猜,他们可能巴不得大陆把这些地方收回去,甩掉包袱,还能跑去西方卖惨装弱者。
可民进党估计没算到,大陆的海警不只会盯着金厦海域,东沙岛、澎湖列岛这些地方一样跑不掉。
东沙岛尤其值得一提。那地方没驻军、没居民,只有海巡队守着,战略位置却很关键。离大陆近,离台湾本岛远,防守起来难度不小。

如果大陆真要动手讨回渔民的血债,东沙岛可能是第一步。
民进党到时候想插手都难,只能干瞪眼。
从大局看,大陆现在占优势。天时上,综合实力比台湾强太多;地利上,东沙、澎湖这些地方易攻难守;人和上,渔民的命案让大陆这边民意沸腾,大家都憋着一口气。
只要大陆敢迈出第一步,后面的路只会越走越顺。
马英九的黑历史被翻出来,不只是他个人的尴尬,也是两岸关系的一个缩影。这么多年,海上纠纷从来没断过。金厦海域、东海渔场,哪哪都有摩擦。为啥?
根子还在两岸没统一,管辖权不清,渔民夹在中间最倒霉。
马英九那10,856艘船,不是个小数目。背后是无数渔民的生计被断,多少家庭受影响。大陆这边一直强调“两岸一家亲”,但台湾那边动不动就扣船罚款,这亲情哪还有味儿?
现在金门事件又添了两条人命,这账没法不认真算。

有人说,马英九当年抓船,是为了在岛内立威,证明自己能管住海域。
可这威风是立起来了,却把大陆的善意当空气。
现在回头看,他那套政策不仅没解决问题,反而留了一堆烂摊子给后人。
抛开政治博弈,咱聊点接地气的。这事里最惨的还是大陆渔民。金厦海域是福建沿海渔民的老地盘,祖祖辈辈在那打鱼。
结果台湾划个线,说越界就抓人,渔民哪懂这些?他们就想出海谋口饭吃,可现在饭没吃上,命都搭进去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