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跟朋友去了一个项目的开盘现场。
单价10万一平米,总价1000万+的房子,1分钟直接清盘, 现场非常混乱,1个销售带30组客户,骂骂咧咧,不是服务太差,而是基本0服务。

但客户无所谓,像打了鸡血一样,有人抢到合适的楼层后,又蹦又跳,甚至喜极而泣…
有人说这个盘是因为价值稀缺。
一方面位置在万亿GDP大区海淀,北京有钱人最多最聚集的地方之一,缺的不是购买力,而是好产品。
另一方面,这个盘虽然单价10W+,但性价比很高,就在附近3公里处,前几天拍了一块新地王,楼面价10.24万/平,史上最贵。
但其实这并不是偶然的红盘现象,25年一季度海淀新增房源2700套,是去年的5倍,基本都是开盘就售罄。数据显示,海淀豪宅2000万以上的房子,近期销售,同比暴涨了192%。
海淀的买房人是人傻钱多吗?并不是。
这群高学历城市新贵,嗅到了楼市抄底的时机,他们买的也不是房子,而是海淀户口、孩子的清北直通卡、资产保险箱,三合一硬通货。
而且现在信号已经很明显了。
海淀一季度的土地出让金是256亿,相当于去年的80%多,其实就是明摆着,上面想通过海淀这一张价值王牌,拖住楼市大盘,带动全国房价上涨预期。
2015年,2020年,都是通过引爆海淀豪宅市场,实现北京房价大盘的驱动,从而带动全国房价预期。
无独有偶。
杭州最新一轮土拍,同步出现了刷新历史新高的地王。
江南新村地块,成交的楼面价拍到了77409/㎡,溢价率69.86%。那么未来建成的商品房,售价大概去到每平米12W+。
这对周边二手房价的带动作用非常激烈。
其实今年横空出世的DeepSeek和杭州科技六小龙,爆火之后,杭州科技潮涌动,就带动了杭州楼市。
二手房就进入了“跳涨模式”,部分热门板块楼盘春节后甚至已跳涨10000元/平方米。根据贝壳杭州站预计,今年3月“小阳春”,杭州二手房成交量有望破万套,前半个月的成交量已经同比上涨67%……
还有刚刚成都,土拍楼面成交价也刷新了历史纪录,首破4万元/平方米,溢价率106%。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以来,成都进行的几场土拍都迎来了各自的板块新高,一次一次向上刷新纪录。
成都楼面价从1万元+到2万元+,用了13年;从2万元+到3万元+,用了不到5年;而从3万元+到4万元+,只用了16天。
再把时间拉长,去年12月的深圳,今年2月份的上海、郑州、天津,3月北京、杭州、成都等等,排队出现地王。
过去,地方最害怕就是出地王,上面还出台了限价政策,只要地价高、房价高,就批评问责,而现在,所有城市几乎同时都在拿最好的土地,甚至是多年压箱底的好地,出来一起创造新地王。
其实证明了一个事实:
一场精心策划的“房价保卫战”,彻底打响了。
而方式,就是授意启动席卷一二线城市的新一轮“地王潮”。
“地王潮”几乎是每一轮启动房价大周期的“标配”,其作用不可小觑,而典型的传导方式,有两个。
一方面是提升市场信心,重塑价格体系。地王出现,会让购房者、投资者感受到该区域的发展潜力。而地王高价成交会为周边区域的房价提供一个新的参考基准,推动周边房价上涨,比如这次杭州出新地王,滨江二手房量价齐涨,购买力都涌进来了。
另一方面是带动区域发展,带动新一轮城市基建。一般地王板块,会打造高品质项目,释放改善需求。同时也会建设更高端的配套设施和环境设施,进一步推动这个地段的发展和成熟。
而每个城市都出现地王,其实就是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信心共振,带动全国房价预期向上走。
而且地王项目,地段稀缺、产品稀缺、配套稀缺,通常都卖得很好,主要释放的就是高端购买力。
事实证明,核心一二线城市,并不缺有钱人。
释放政策红利和稀缺资源,让有钱人先买,然后层层向下传递价值信号,看来上面铁了心要启动楼市了。
今年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已经出现筑底信号。

数据显示,一线城市1-2月二手住宅网签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约41%。
单2月份,深圳又是领头羊,销售面积同比增长了117% ,其次是合肥,同比增长了69%;然后是南宁、福州、南京、昆明、成都、广州等,同比增长都超过了30%。
接下来降准降息,市场流动性会越来越泛滥,银行拼命放贷,利率低到离谱,大水引入楼市。另一方面,这几年连续压缩供地面积,造成供应端短缺。
一来一去,一二线城市的高价值的区域,房价大概率会被再次刺激起来。
这些板块,不止是购买力复苏,更多是会面临着无房可卖的处境,好地段好房子,永远是稀缺品、硬通货,现在算是一个不错的底部空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