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提升颜值,还要彰显个性化。近日由健闻咨询发布,爱尔康支持的《Z世代个性化消费医疗洞察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Z世代年轻人正积极借助医疗技术,为自己打造完美形象。

“Z世代(Generation Z)”最早被用于指称19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如今通常是指1995年至2010年出生的一代人。上述报告基于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反映Z世代(限18-24岁年龄段人群)对眼部、口腔、面部消费医疗项目的接受情况、需求偏好及影响因素。

据问卷调研结果,近9成调研对象认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外形困扰,61.5%的调研对象表示希望通过消费医疗项目来“提升自信,寻求心理认同”。并且,Z世代不仅看重治疗方式的舒适便捷和安全性,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也是影响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

除了改善皮肤问题、美白牙齿、修补外形缺陷等常见的消费医疗项目,Z世代中很多近视患者也倾向于通过手术矫正视力,从而摘掉眼镜,提升个人形象。在近视调研对象中,有18.03%已经做过近视手术,其中约10%选择了2023年底才在国内上市的个性化创新术式——全光塑,这一比例超过了该手术的全人群渗透率。而将其列入未来考虑范围的调研对象,占比达到5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于《Z世代个性化消费医疗洞察报告(2025)》(下同)

王炯 爱尔康(中国)眼科产品有限公司屈光业务负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炯 爱尔康(中国)眼科产品有限公司屈光业务负责人

全光塑能够考虑全眼数据进行手术设计,是个性化程度非常高的近视解决方案。

邵翔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副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邵翔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副教授

消费医疗既是医疗服务,也带有很强的消费属性,治疗本身带来的效果和附加的情绪价值,都是消费者希望得到的。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消费医疗产品和服务,需要在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更加凸显针对每个人个体特征的差异性。

Z世代的“颜值工程”

眼部、牙齿、皮肤全面提升

Z世代虽然充满青春活力,但由于过度用眼、不健康饮食、不规律作息等因素,已然面临不同程度的视力、皮肤健康或其他外形问题。问卷调研中,认为自己没有任何相关困扰的只占11.8%。

另一方面,Z世代正值升学、求职等重要关口,亟需获得社会认同,面对一道道筛选关卡,在严苛的考核审视中,除了能力素养,形象气质也成为个人资本的一部分。

随着医美、口腔、屈光手术(近视手术)等各类消费医疗项目渗透率不断提升,Z世代开始借助越来越容易获得的先进医疗手段来增强自信心和社会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对Z世代而言,模版化的“明星脸”,“网红脸”已经过时,他们更加注重彰显个性,崇尚“自然美学”。

金星 新氧集团董事长兼CE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星 新氧集团董事长兼CEO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在自己天生容貌基础上,尽量用更便捷、痛苦更轻、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方式来提升颜值。

新氧数据颜究院统计显示,18-24岁用户群体消费最多的5个品项,分别是注射缩鼻头、光子嫩肤、水光补水、注射瘦小腿、超声治疗。

近视手术也是Z世代“颜值提升工程”的重要项目,一度与毕业旅行、考驾照并列为“高中毕业三件套”。在本次调研问卷列举的所有消费医疗项目中,近视手术是知晓人数最多的一项,占比接近9成。尚未做过手术的调研对象,32%计划在未来接受手术,53.6%正在了解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地域之间,一线城市调研对象做过近视手术和计划做手术的比例都是最高,分别为25.7%和58.3%。此外,四五线城市的Z世代对近视手术的需求甚至不亚于二三线城市,增长潜力值得关注。

既看重安全性,也注重个性化、定制化

尽管消费医疗相对于传统医疗项目,需求刚性更弱,消费者自由选择的空间更大,但本质上仍是施加于身体之上的医疗手段(包括手术),因此安全性始终是第一位的。

对于选择消费医疗项目的影响因素,超过4成调研对象选择“快捷高效,容易恢复”“过程安全、风险小”;而在阻碍选择消费医疗项目的因素中,选择“担心医疗风险或后遗症”的也占到44%。

个性化服务是调研对象重点关注的另一个方面,对于部分调研对象,甚至是决定是否选择消费医疗项目的关键因素。44.2%的调研对象希望消费医疗项目能够凸显个人形象优势,彰显个性化特点;39.8%的调研对象希望治疗方案能够根据个人特点量身定制;43.6%的调研对象表示,如果项目服务体验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关怀,自己会被“劝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性化/定制化服务,首先是根据个人特征和需求采用最适合的术式。以近视手术为例,目前临床中开展的术式,有全飞秒、半飞秒、全激光、全光塑、晶体植入等多种类型,近视患者应如何选择?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视光学中心主任李雪教授,已从事眼科及眼视光学工作二十余载,在各种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李雪 哈尔滨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副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雪 哈尔滨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副院长

每个人的眼睛都是独一无二的,差异化因素包括屈光度数、角膜厚度、瞳孔大小等多个方面,医生会根据全面检查结果为患者提供专业建议。

李雪教授还指出,实施近视手术,不仅要看眼部条件,患者整体身心健康状态都需要考虑。比如,有的患者存在心理问题,容易焦虑抑郁,难以忍受术后恢复期的不适感(甚至放大不适感),可能就不适合手术;还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病等,也会影响手术效果和恢复过程,需要慎重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是根据个体差异来定制治疗方案。金星介绍,在皮肤轻医美项目中,可以通过先进的皮肤检测技术,精准评估皮肤的色素沉着、纹理、毛孔等特征,再根据不同的治疗需求和患者皮肤状况,采用合适的治疗参数,以提高治疗效率和准确性。

满足Z世代个性化消费医疗需求

需要行业不断革新

根据历年出生人口数量,理论上当前我国18-24岁人口数量超过1亿。他们普遍受过更高程度的教育,并且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也对新技术新产品更加敏感。长远来看,Z世代的消费医疗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如何更好地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报告指出,首先要在产品技术上不断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解决方案。同时,要能够更精准地把握消费者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王炯以全光塑为例,来解释治疗方案的高度个性化和定制化:虽然眼球表面看起来光滑平整,但实际上每只眼睛都有高低起伏的区域,全光塑具有独家专利的光迹追踪(Ray-Tracing)技术,进行精准的眼球3D建模,术前实现角膜前后表面地形图、波前像差、眼轴长等多维度数据的全面采集,从而制定更加贴合患者眼球结构的手术方案,然后运用激光在角膜上“精雕细琢”,除了帮患者实现摘镜获得高清视力之外,还能带来更好的视觉质量(比如提供更好的夜视觉),且患者术后满意度高。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推广普及,消费者的需求也在“水涨船高”。李雪教授发现,以前患者主要关注手术是否安全、术后视力能否达到1.0,如今,患者对视觉质量的关注度也在提升,很多人会在术前主动了解不同术式的视觉质量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费医疗产品和服务不断升级,还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报告指出,提供个性化的消费医疗服务,需要医护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和更丰富的从业经验。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医学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服务与沟通能力,能够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帮助消费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李雪教授反映,目前能做屈光手术的医生非常抢手,但培养周期却相对较长,国内眼视光学和眼科学尚未完全独立,很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才能选择眼科学方向。“我们医院的年轻医生通常要到30多岁才能独立完成屈光手术。”

专业人才短缺、集中度高也是医美行业面临的一大痛点。新氧数据颜究院的数据显示,10座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医美医生数量,占据了全国半壁江山。

行业整体人才短缺,优秀人才会自然而然地向条件优越的大城市集中,行业要进一步发展,满足更广阔地区的消费者需求,亟需从教育培训、用人机制等多方面着力,突破人才瓶颈。

此外,消费医疗领域发展迅速,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也应尽快跟上步伐,一方面不断将创新技术纳入指南,另一方面,强化服务质量监督,提升行业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

比如对于近视手术,一位“00后”就表示,各种专业眼科术语,需要较高的接受门槛,所以在消费决策中,光有专业讲解还不够,更需要把专业术语翻译成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的语言。

邵翔副教授特别指出,对于身心尚在发展阶段的年轻消费者,需要更多地给予科学合理的建议,帮助他们理性选择治疗项目和产品方案。行业赢得了年轻群体,也就赢得了良性健康发展的未来。

扫码下载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