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02岁高龄的老人提到自己“头发基本没白过,梳头时掉的发比孙子还少”,幸得此番从容,也让人不由得羡慕。

其实,“长命百岁,头发乌黑”这一幕听着有些夸张,却并非没有科学依据。

从现代医学到中医古籍,都在不断强调头发与身体内部健康的密切联系,寿命长的人头发往往具备的四大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色泽光亮

说到头发颜色,大部分人只会想到遗传因素,却忽略了环境与健康状况的影响。

耶鲁大学库尔特·斯坦恩教授的研究指出:只有“黑素细胞得到充足血氧和营养支持时,头发才能呈现乌黑亮泽”。

换言之,血管系统如果堵塞或营养不良,黑素细胞的活性就会大打折扣,导致头发由内而外失去光彩。

《老年日报》曾做过一次对浙江百岁老人的调查,结果显示:“83%的百岁老人头发天然黑亮,而且普遍心血管检验结果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维持心血管健康能让血液源源不断把营养送达毛囊,也增加了头发保有“深色泽”的机会。

不过,如果出现短时间内白发增多的现象,则需小心甲状腺功能失常、情绪过度紧张或微量元素缺乏等情况。

医生通常会建议,若是短期内发现“白发一夜之间明显增多”,先做个甲状腺功能检测以及血常规,排除潜在疾病后再对症调理。

二、头皮健康

虽然大家对面部的护理越来越重视,但很少人会花时间关心头皮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却不知头皮是毛囊的“生存土壤”,血液循环一旦受阻,毛囊就没法得到充分营养。

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统计,脱发人群中32%存在血脂异常”

血液黏稠,循环障碍,头发自然也就掉得更快。

各类心血管问题或是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让头皮油脂分泌失衡,甚至诱发脂溢性皮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就有医学数据显示,相比十年前,脂溢性皮炎的发病率已升高了40%,与“互联网时代”的熬夜文化有很大关系。

而改善头皮健康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每周给自己来个“2-3次头皮按摩”,按摩时要轻柔并且保证环境舒适。

中医理论有云:“发为血之余”,说明头发长得好不好,取决于血气是否充盈,而头皮正是桥梁所在。

西医上,也会检测头皮PH值、毛囊环境,以此评估人体整体代谢是否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你不把头皮当“角落”,定期做些护理,小小改变也可能带来惊喜。

三、头发浓密

很多人会说,为什么看起来很健康的人,有时还是遭遇脱发危机?那就要说到雄激素和雌激素的微妙平衡了。

现代人深陷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熬夜、饮食不规律或营养不均衡,都可能打破激素的平衡。

雄激素性脱发与内分泌稳定”之间的关系在多项研究中都有详尽佐证,比如毛囊中DHT(双氢睾酮)过高,就容易让头发越长越细,最后出现明显脱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有报道指出,广西巴马长寿村居民雄激素水平仅为城市居民的60%,发量却普遍较为浓密”

值得推敲的是,巴马居民的饮食通常以清淡、富含优质蛋白、适量碳水和足量蔬果为主,也常年保持规律作息,这些都大幅降低了内分泌紊乱的风险。

除了关注雄激素水平,营养补充也是关键。

头发中超过90%是蛋白质,一旦缺乏优质蛋白,发量自然也就锐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冲绳地区的百岁老人食谱常常被拿来当作健康范本。

里面标配不少深海鱼类、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对于素食者而言,尤其要警惕胱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不足。

长期营养不均衡,往往先是头发‘打了败仗’。

四、脱发量少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被各种焦虑缠绕,看到梳子上又落了一把头发,心里便是一阵慌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每日掉发在百根以内都属于正常范围,超过则要提高警惕。

“2024年的一项研究还提出,持续脱发者五年内患自体免疫疾病的风险会提升1.5倍”,听上去不免让人心惊。

自体免疫疾病可能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其中当免疫细胞把毛囊当成敌人“围剿”时,便会发生斑秃等现象。

有时候,我们身边也能看到,年纪不大的年轻人出现一块块斑状脱发,往往与作息紊乱、精神紧张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压力会推动皮质醇飙升,毛囊干细胞活性随之受抑制”,最终导致脱发量激增。

既然紧张是个“隐形杀手”,那就要学会释放压力,试着给自己做情绪减法。

每日十分钟的冥想或放松训练,能降低脱发概率约27%。

或许你可以在睡前听一首舒缓音乐、做个简易伸展运动,都比熬夜刷手机更能恢复元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也有人尝试用药物干预,比如米诺地尔,但是医生一直强调,要在正规诊疗基础上使用,尤其是皮肤敏感人群要防止接触性皮炎等副作用。

与其渴望灵丹妙药,不如先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

慢慢地,你会发现——守住脱发“底线”,就是在为整体免疫力筑一道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如果把头发当作身体的第一道预警机制,我们或许能早一点洞察自身健康隐患。

很多人穷尽心思寻找护肤品,却忘了头发也需要悉心的爱护。

或许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用木梳代替塑料梳、用温水清洁头皮、用早睡替代熬夜。

当我们耐心呵护每一根头发,其实也是在为生命“保鲜”。

从此刻起,不妨检视一番:你是不是也在忽视那个天天跟你相伴的头皮与发丝?希望这份“头等健康”,能唤醒更多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