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国总统,他的一系列领土主张再次震惊世界。
他扬言要拿回巴拿马运河,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甚至计划购买格陵兰岛。然而,在这看似激进的“领土扩张”计划中,紧邻美国的墨西哥却意外成为“局外人”。
特朗普对墨西哥筑起了高墙,严防死守,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墨西哥,这个与美国接壤的国家,虽然国土面积不及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广阔,但其人口却异常稠密,达到了1.28亿至1.3亿左右。这一庞大的人口基数,对于任何想要吞并它的国家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负担。
更为严重的是墨西哥社会成分复杂,黑帮横行,毒品泛滥,社会混乱,人民贫困。美国人可不想拿自己的福利去帮助贫困户。


相比之下,加拿大和格陵兰岛的人口则少得多。加拿大国土面积与美国相近,但人口只有约4000万;而格陵兰岛更是人烟稀少,人口不足6万。这样的人口差距,使得吞并和管理墨西哥的成本极高,而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则显得轻松许多。
加拿大和美国的边界几乎不设防,无人监管,表面上看,这是美加一体化互相信任的结果,而实质上美国对于加拿大实力上具有碾压性质,即便是防守也防不住,倒不如做美国的仆从相安无事好。
从历史上来看,美国和加拿大本是同根同祖,文化相通,美国当年在建国扩张的时候,也曾经和加拿大发生了两次战争,结果都没捞到便宜,其中一次还打输了。所以,加拿大虽然人少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但是也不好欺负,而且也是一个发达国家。
除了人口因素,墨西哥与美国在文化和语言上也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在融合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巨大的社会文化障碍。墨西哥人主要讲西班牙语,而美国则以英语为母语。这种语言上的隔阂,再加上文化习俗的不同,使得美国吞并墨西哥后,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去整合和融合。
而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则不同。


加拿大的官方语言包括英语和法语,其中英语与美国通用,这使得两国在文化和语言上更为接近。格陵兰岛虽然居民主要讲丹麦语,但与美国并无直接的文化冲突,且其人口稀少,更容易被美国文化所同化。
在经济方面,墨西哥虽然拥有丰富的石油和矿产资源,但其品质和开采成本并不占优势。与加拿大相比,墨西哥的石油资源开采难度更大,成本更高。而格陵兰岛则拥有稀土、石油、天然气等丰富的资源,且其开采成本相对较低。
此外,吞并墨西哥还可能给美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墨西哥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如果美国吞并墨西哥,就需要承担更高的福利和公共服务支出。这对于美国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墨西哥内部政治和社会稳定性较差,存在毒品和犯罪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墨西哥本国的安全,也可能成为美国吞并后的隐患。美国在处理与墨西哥边境问题和非法移民问题时已经面临巨大挑战,如果进一步整合墨西哥,这些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
所以,美墨边境建起了一座高大的隔离边境墙,美国军人和警察荷枪实弹,严防死守。即便如此,依然会有偷渡者想方设法从此处进入美国。
相比之下,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则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社会和谐。吞并这两个国家,对于美国来说,无疑能够减少很多政治和社会风险。


墨西哥与许多欧洲国家如法国等有着良好的外交关系。如果美国对墨西哥采取军事行动或强硬措施,可能会引发更广泛的国际冲突和反对。这对于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外交压力。
而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则不同。加拿大与美国有着紧密的经济和政治联系,且在国际事务中经常保持一致立场。格陵兰岛虽然属于丹麦属地,但其与美国的关系也相对友好。因此,吞并这两个国家,对于美国来说,更容易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特朗普虽然绝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但他却一定是个精明的商人。他的领土主张背后,都有着明确的商业和政治考量。
在特朗普心理,国际和规则和公平道义就像地上的蚂蚁,可以随意碾压,只有实实在在的利益在最诱人,自从他上台以后搞得鸡犬不宁,让全世界都陷入混乱之中。随意提高世界各国关税,限制别国产品进入美国,同时让美国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同时他还打压非法移民,裁撤政府官员,随心所欲妄图吞并加拿大、格陵兰岛,夺回巴拿马运河。


而且他还下达命令,对英勇抵抗的胡塞组织进行长时期严厉打击,主张牺牲乌克兰与莫斯科停战,自己在私底下悄悄地进行俄乌和谈。
特朗普并没有如他大学按承诺的那样给世界带来和平,不过他自己却越来越有钱了,成了美国历史上最有钱的总统,个人资产达500亿美元。
特朗普肥了自己,瘦了全天下,成了美国历史上为所欲为的皇帝。毕竟已经是78岁的年纪了,老迈昏聩,他曾经承诺让美国再次伟大,不过很可能相反,让美国彻底失败。
对于巴拿马运河,特朗普认为当年是美国帮着巴拿马独立并修建了运河,因此美国船只过运河就不应该收钱。这实际上是一种商业敲诈行为,而非真想占领巴拿马运河。
对于加拿大,特朗普认为美国在北美自贸协定的约束下吃了亏。如果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那么就可以实现零关税贸易,这对于美国的商业利益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而对于格陵兰岛,特朗普则看中了其丰富的资源和战略位置。格陵兰岛拥有稀土、石油、天然气等丰富资源,且其靠近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更是被视为遏制对手的军事支点。如果美国能够吞并格陵兰岛,那么其在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将得到极大提升。


格陵兰岛虽然荒凉寒冷,但矿产资源丰富,更重要的是有它丹麦就算是一个世界大国,如果失去了格陵兰岛,丹麦只是一个欧洲小国,充其量只是一个小富翁而已。所以,丹麦王室和政府坚决反击特朗普的吞并野心,指出格陵兰岛是“非卖品”。
然而,对于墨西哥,特朗普则显得相对冷淡。这并非因为他没有领土野心,而是因为他深知吞并墨西哥将带来巨大的负担和风险。
因此,他选择了筑起高墙,严防死守,以避免陷入高风险的领土整合泥沼。
格陵兰岛,这片遥远的冰雪大陆,其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复杂的政治背景。早在公元982年,维京海盗红发埃里克就发现了这片土地,并将其命名为“格陵兰岛”,意为“绿岛”。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这片土地大部分被冰盖所覆盖,只有极少数地区适合人类居住。
尽管格陵兰岛气候寒冷,但其资源却异常丰富。据勘测,格陵兰岛近海至少有310亿桶石油的储量,稀土矿储量也高达3850万吨。然而,由于气候和环保等原因,这些资源长期未得到开发。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格陵兰岛的冰盖开始融化,这使得开采其地下和近海矿藏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因此,格陵兰岛成为了各国争夺的焦点。
美国对格陵兰岛的觊觎并非一朝一夕。早在特朗普之前,美国就已经对格陵兰岛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美国一直未能如愿以偿。
特朗普上台后,再次提出了购买格陵兰岛的计划。然而,这一计划却遭到了丹麦政府的拒绝。尽管如此,特朗普并没有放弃对格陵兰岛的野心。他通过外交手段向丹麦政府施压,并试图通过经济援助等方式来换取格陵兰岛的部分控制权。


除了购买计划外,美国还试图通过支持格陵兰岛独立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格陵兰岛长期以来都有独立倾向,而美国则希望通过支持其独立来获取更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格陵兰岛的未来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方面,格陵兰岛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战略位置,这使得它成为了各国争夺的焦点;另一方面,格陵兰岛的人口稀少且经济落后,这使得它在国际政治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其实格陵兰岛虽然名义上属于丹麦,但是两地距离遥远,管理不易,如果不是因为经济问题依赖丹麦,自己恐怕早就独立了。假如有另外一个国家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我想格陵兰人是会动心的,跟谁混不重要,关键是富足和安全。
如果格陵兰岛要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的话,早就致富了,这也是丹麦政府担心的,一旦格陵兰岛有了钱、就很容易独立。所以丹麦政府一直以环保说事,不让格陵兰岛开发矿产资源。
然而,无论格陵兰岛的未来走向如何,美国都不会轻易放弃对其的野心。美国将继续通过外交、经济等手段来试图获取更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其实美国争夺格陵兰岛不仅仅只是为了矿产资源,更是为了未来北冰洋的整体利益。
北冰洋在未来世界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作为大国之一,自然不会缺席这场争夺战。中国的北冰洋利益主要有三个支点:一岛、一友、一路。
“一岛”指的是斯瓦尔巴群岛。这个位于格陵兰岛与俄罗斯、挪威之间的岛屿是中国在北冰洋地区的重要据点。根据《斯瓦尔巴条约》,中国有权在岛上从事生产和商业活动。这使得中国能够在北冰洋地区拥有合法的驻扎和科考权利。
“一友”指的是俄罗斯。中俄两国是背靠背的合作伙伴,双方在北冰洋的经略上必将深度合作。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中国能够更好地利用北冰洋航线来拓展自己的贸易利益。
“一路”指的是冰上丝绸之路。这条航线将连接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通过北冰洋直达欧洲。这对于缓解中国的马六甲困境、拓展贸易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特朗普迫不及待想得到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却对墨西哥筑起了高墙。这背后的原因复杂而深刻,涉及人口、地理、文化、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
然而,无论特朗普的领土主张如何变化,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国都在为争夺资源和利益而展开激烈竞争。在这场竞争中,中国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