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日联发嘉悦里、建发观雲、建发阅海开盘,一夜之间不少人买房人傻眼了,纷纷咨询:
①、为什么岛内东渡开盘热度甚至高于五缘湾、思明的部分楼盘?
②、为什么将军祠第一幅地价高达62671元/㎡,成为厦门单价地王;而今年这幅地块更优,却止步于5.25万/㎡,明明还有1万/㎡的差价,但其他开发商不再跟进举牌?
③、为什么环东海域前两年配套落地加快,但几次土拍都提前终止,甚至包括环东的核心地段?
④、为什么岛外核心区(包括集美西亭、集美东方快乐岛、翔安体育会展、翔安东山、马銮湾乐活岛等)地价仅隔几个月就逐步下行,而且均是底价成交?

⑤、为什么海沧哈啰小镇地块当初土拍热度高于海沧东屿和集美西亭,而且,海上鸣樾的房价会大幅度高于东屿、西亭?
1、厦门各地段新房的售价、地价的涨跌幅以及最终的销量,与大家传统认知中的要素已经发生较大的转变,最核心因素并非学区、交通、商业、海景等因素。
而是片区内的人口潜力+产业集聚(置换需求量、区域新盘的供求比例)、区域经济基本面,其次才是学区、交通、商业等配套资源。
例如,岛内东渡,岛西近20年唯一推出的新盘,岛西的大量置换需求的唯一选择。产业:临近东渡港、滨北超级总部等,这些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聚集了大量的高收入人口,形成稳定的住房需求。这些形成了评估土地价值的底层逻辑。
再往前追溯,2019年~2021年的枋湖也是如此,此前岛内间隔了超5年以上未出让新地,积蓄大量的购买力,中骏天盈、建发玺樾顶着最高限价,双双开盘,一房难求。
2、同样是供求,去年将军祠拍地,片区内唯一新盘,可以消化板块内近二十年的供应断层,掌控片区定价权。而天樾云颂在产品设计上打磨了一年最终入市宣传,与今年新推的将军祠地块刚好形成产品节奏的接力。
但对于其他开发商而言,如果追高拿地,会面临第一波高净值客户抢先被天樾云颂消化,还要和天樾云颂竞争产品力和剩余的客群,成本与难度大大提升。


3、环东海域配套逐年落地,土拍却流拍?环东核心区新盘回归2万/㎡以内?


2023~2024年,同安处于去库存态势,2024年的供销比仅为0.35,区域库存量较大,竞品项目众多,尤其核心区内仍有楼盘在售。
供求影响价格,鉴于九珑岸、诺德逸都等均以价换量,所以,2025年3月第一场土拍,银城智谷旁1万/㎡地价。
4、岛外核心区,例如集美东方快乐岛、集美西亭10月初开盘均热销,直接跃升岛外红盘,3个月网签615套和514套,位列年度第4、第6。

这般热销,照理说集美西亭、集美快乐岛的利润、去化非常可观,但依旧鲜有开发商参与报名?

同样是人口、需求、产业。西亭时隔近十年未出让土地,加上西亭、亭北的拆迁,积蓄了大量的改善置换需求,而且临近软件园三期。需求+产业人口+五中集美校区,三重驱动。
集美东方快乐岛,该板块闲置了20年之久,再次迎来改善新盘,加上近年周边村落拆迁,大量改善需求。同样是积蓄已久的需求、人口、近岛(岛内工作人群的外溢)。
同样的,联发、建发率先入场,其他开发商再次入局会面临第一波客户抢先被消化,还要和本土龙头竞争产品力和剩余的客群,成本与难度大大提升。
马銮湾乐活岛,落地了17万㎡招商花园城、双十海沧附属庚西学校、地铁2号线、一岛3公园,三甲医疗,生活配套均成熟落地,反而地价与配套兑现不匹配?

供需+产业!2020年,建发和玺以4万/㎡均价开盘热销20亿,刷新岛外纪录,并跻身厦门全市年度销售排行榜前十,而马銮湾1号、厦门中央公园也顺势热销快速去化。同年,乐活岛相邻板块,新阳西的融创云潮府、龙湖春江天玺、建发海玥和鸣,厦门一中海沧校区板块的建发文澜和著,也均实现又贵又快的热销。
此后,建发·湾璟、建发·缦玥长滩、建发招商·璟云、象屿·自在海几乎一年一个项目的节奏频繁现身乐活岛。
在接踵而至的土拍供应量下,马銮湾智慧产业园、马銮湾中心岛的中央商务区,尚未修建完成。上一轮拆迁要追溯回2020年的后柯、鼎美、芸美,而原计划的许厝却未能如约拆迁。
此外,马銮湾的乐活岛、集美岛、中心岛均是填海造陆而成,没有原住拆迁的先天条件。万丈高楼平地起,最终马銮湾只能反其道而行,走了一条先快速拍地置业,完成人口导入,再吸引产业入驻中心岛、智慧产业园的道路。最终反哺人口+产业驱动。
5、由以上几点可知,同理,海沧哈啰小镇地块,当初土拍热度高昂,新房售价突破4万/㎡,同样是因为该板块十年未有新地块出现,积累了大量改善需求,加上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海景资源,以及产品的定位。
后序:
厦门楼市,2025年的走势如何?
回顾2024年的发展趋势:以跌宕启程,却以“止跌回稳”结尾。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