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2月,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被恢复,全国各地570万考生走入考场,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唯一一次在冬天举行的考试。
半年之后,1978年的夏天,考场迎来了恢复以来的第二批610万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在这610万人之中,有一个郑强的重庆崽儿,成为40万被录取的幸运儿之一。

1960年出生在重庆歌乐山郑强,用半年的时间没日没夜地复习,再加上之前在本为教师的父亲的熏染下打的良好文化基础,一举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之后由学士而成硕士,由硕士而成博士,最后被国家教委选为中日联合培养留学生人才,于日本京都大学深造三年,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取得了骄傲的成就。
1995年6月,结束了3年的日本留学生涯,郑强被母校浙江大学聘用为高分子系教师,之后17年,直到2012年6月被调任贵州大学校长,郑强都辛勤耕耘在这方教育热土上,他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研究的专业,在他的专业领域,他成了权威专家,他的学生也热爱这位敢怒敢言,敢爱敢恨的渊博师长,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这也是郑强获得的众多荣誉中他最得意的一个。
郑强之所以在浙大广受欢迎,并不是他的学术带给他的,带给他超高人气的是他开设的人文教育课程,一个工科出身的教授,竟然大张旗鼓地搞起了人文思想教育,在一些人眼里,这简直就是“不务正业”,别人的质疑或不解并没有影响他什么,他还是经常被指定去给学校党员积极分子作思想报告,最后甚至给全校开设思想政治公开课,郑强擅长做爱国主义教育。

奉献浙江大学17年之后,2012年6月,郑强接到教育部一纸调令,被安排到偏远的贵州大学担任校长,“我是贵州人,我热爱这个地方”郑强说,这是发自他内心的情感表达。
郑强出任贵州大学校长,他说:“我是抱着寻根的情怀来到贵州的”,在郑强看来,贵州,就是自己的故土。
从物质条件来看,这里远比不上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但这对郑强来说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来做教育了。
郑强刚担任贵大的校长,一个贵州女孩儿肖丽的故事便传到了他的耳中,肖丽是贵州遵义的一名高中生,在高二时被查出患上骨癌,因为病情严中,大大小小动过了9次手术,左腿高位截瘫。
然而,她却在2012年的高考中,忍受病痛,走进“一个人的考场”,以惊人的毅力完成高考,并且考出超出一本线的成绩,这样的学生引起了郑强的好奇,2012年7月19日,郑强专程从贵阳来到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将贵州大学今年第一份录取通知书交到了“最坚强高考女孩”肖丽的手中,大学梦终圆。

如今,身为贵州大学的校长,由于事务繁忙,他再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给学生上公开课,也没有时间全国各地到处跑,但他现在能用自己的温度守护一方净土,用自己的学识滋养一方心灵,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讲,这已经算得上莫大之功了。
如今郑强是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他不但是个学者,教授,校长,更是一个思想家,教育家,一个有温度有灵魂的心灵拓荒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