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岛城交通飞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一种难忘的记忆。说起来历史不算久远,消失的也不算久远,但在青岛人的心中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承载着一种集体回忆。我们见证了它从带动周边热闹喧嚣、建筑设施新奇美观、交通引流井然有序,这些美好一面的全过程。也目睹了它随着城市发展,逐渐走向衰落弊端的另一面。

这就是青岛人曾经的一直挂在嘴边的“大转盘”,青岛曾有著名的几大转盘,江西路与山东路转盘,小村庄转盘,东李转盘和李村下王埠转盘,它们的结局是,几乎在同一时期消失。同样,留下难忘记忆的,还有比它们更早些时候消失的延安路大转盘。

我们常说的“大转盘”,也叫“环岛”,是城市交通中作为车辆分流的一个重要设施,它最初起源于西方,多建在车流量不大的地方,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受到热捧。被引入中国各大城市后,也一度流行,很多都成为一个区域甚至一座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延安路大转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安路大转盘旧影(张岩拍摄于1990年)

与其他城市一样,青岛市早些年在解决交叉路口交通冲突的问题上,也采用了设圆形环岛(转盘)的办法。随着不断改造,山东路、江西路口,人民路、小白干路、温州路交叉路口的圆形转盘和宁夏路大桥西端的日月型平交转盘,既方便了交通,又美化了环境。

转盘本身就是一个带有深刻的寓意:岁月流转,南北东西,你来我往,穿梭不已。而随着城市发展,车流量激增,很多时候都会遭遇转盘之堵,曾经起到重要作用的大转盘,已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日渐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掣肘。我们熟悉的那些大转盘也逐渐成为历史,变为一种特殊的时代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安路大转盘旧影(吴威拍摄)

延安路大转盘位于延安三路、延安路、延安东路(现宁夏路)和台东一路交叉路口处,最初是2路电车终点站从东镇延伸到延安路之后,为调头转弯方便专门修成一座半圆形街中心绿地,那时人们也习惯称为“转盘”。1985年修建宁夏路大桥时,进行了 重新修建,经过 改造扩大后,成了真正的圆形大绿化带,这才是真正的延安路大转盘。

从小生长在南仲家洼,离着大转盘也就是几百米的距离,所以这里也是最熟悉和最难忘的地方之一。 这里,是我童年追梦的地方;这里,有着我难以割舍的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安路大转盘及周边开始拆除(张岩拍摄于1995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市政府东迁,延安路周边、包括宁夏路大桥的交通压力开始增大。1995年,为缓解车流量,市政府决定在宁夏路大桥、延安路大转盘的基础上修建立交桥。1995年,随着宁夏路立交桥的动工,延安路大转盘被拆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矗立其上的是连接岛城东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海信立交桥。而曾经的延安路大转盘,也像是一个升级版,在原址处继续引导着交通,记录着变迁。

小村庄大转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小村庄及大转盘旧影(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1986年,由青岛第一市政工程公司承建,在小村庄人民路、温州路、平安路、小白干路等五个路口交汇处建设人民路立交桥。当年11月17日开工,1987年10月1日竣工通车。为分离式两层跨立体交叉桥梁。上层为温州路至小白干路机动车辆行驶的直通高架桥,下层为机动车、非机动车、人群混流。为便于车辆分流及交通管理,同时在五路口交汇处设有圆形环岛,这就是人民路交通转盘,我们都叫小村庄大转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村庄大转盘

后来,为了美化城市环境,相关部门还在转盘中铺设了绿地、搭建了喷水池,有时傍晚路过这里,在彩灯的映射下,喷泉非常漂亮,成为小村庄的一座地标景观。当年转盘南北两侧还各有两个金属雕塑,南侧是一个立体四方框造型,另一端是一座双手托起地球的雕塑。不知这两个雕塑后来的命运如何,但在那些年月里曾经给无数过往的路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在交运集团四方长途站工作了有五六年的时间,每天上下班都会来回路过小村庄,大转盘就是这个地区的一座城市标志,引导着车辆,辨别着方向。记得当时的媒体采访路上的驾驶员,他们也说:有了大转盘,行车真安全。而大转盘的周边也成了我们午休时闲逛的去处,经常去的是新华书店,结婚登记的照片是在红艺照相馆照的,四方利群开业后也又多了一个打发时间的地方。前些时间路过,发现新华书店那座大楼不知什么时候没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村庄大转盘

随着交通车辆,尤其是私家车辆的迅猛发展,2005年初,有人大代表向市人代会提交提案,由于小村庄转盘没有信号灯,每天人车交错,经常出现车辆擦碰和伤人事故,建议拆除大转盘、安装信号灯。2005年年底,市建委确定拆除小村庄转盘,2006年年底完成了拆除。

江西路大转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西路大转盘旧影(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2002年10月,山东路、江西路大转盘被连夜拆除。据介绍,自宁夏路调流后,这里塞车愈发严重,一些驾驶员向交警部门建议拆掉这个花坛。交警部门统计发现,这个路口的车流量每小时已达4000多辆,而根据理论,车流量每小时在2200辆以下时,转盘才能起到调流作用,超过2500辆,则需要靠信号灯来调控。因此,市南区政府接纳了驾驶员们的拆除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0年,山东路江西路大转盘旧影(张岩摄影)

关于江西路的记忆,对我来说只是一部分的。我的小学是在台湛路小学,因为相隔江西路很近,一个上下坡就到了,那时还没有建山东路,也没有大转盘,潜校一带的路也不好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西路大转盘旧影(王挺摄影)

江西路与山东路大转盘,到了这里,关于童年时江西路的记忆就戛然而止了。看到王挺老师拍摄提供的老照片,依然让我倍感亲切,这既是城市发展变化的缩影,更是一种常留于脑海的记忆。

东李大转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拆除中的东李大转盘

2006年年底,位于李沧区308国道东李立交桥下的转盘改造工程开始施工,工人们在路口内铺设沥青硬化路面以及安装交通信号灯。

相对于小村庄转盘与江西路转盘,李村的东李大转盘在赶李村集的时候还时常经过,下王埠转盘确实是没有印象了,可能之前极少去那边吧。

下王埠大转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王埠大转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王埠大转盘

下王埠转盘和东李转盘遇到的情况也是面对城市交通的压力,李沧区的发展日新月异,鳞次栉比的商业建筑的增加和车辆的连年激增,逐渐使它们不堪“缓冲”的责任,也预示着它们已完成了各自的历史使命。

小白干路大转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雁山立交桥,原名小白干路立交桥,小白干路我们一直也没改过口,位于市北区重庆南路(原四方区小白干路)与山东路、瑞昌路交汇处。该工程是青岛市人民政府1990年确定重点办好的十一件实事之一。1990年9月30日,小白干路立交桥正式通车。 1999年,小白干路更名为重庆路,小白干路立交桥随之称为重庆路立交桥。 2003年,青岛雁山集团以100万元拍得重庆路立交桥冠名权,重庆路立交桥更名为雁山立交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雁山立交桥为三层环式立交,由主桥、车行地道、副道和环岛转盘、人行地道、人行天桥、地下管线等六部分组成。是重庆路快速路南端的重要交通枢纽,近年来,随着青岛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区域交通已超出原设计通行能力,原立交桥已不能满足重庆路、山东路、温州路的交通需求,交通拥堵时有发生。一些网友也说,尤其是大转盘,效率越来越低,作为上个世纪的产物,已无法适应如今的车流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5月6日,因重庆路快速路工程建设需要,大转盘随着雁山立交桥一并被拆除。

设在交叉路口中央的大转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陆续开始的重要的交通设施,在不需要信号灯的情况下,各路口的车辆围绕转盘逆时针行驶,然后从不同路口分流,行车秩序完全靠驾驶员的自律避让。但随着我市机动车数量的连年增长,拥挤的车流不但使交通转盘失去了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阻碍。

2006年年底,随着小村庄转盘的最后拆除,岛城市区的大转盘也退出了交通设施的舞台。这几个大转盘陪伴着我们走过了几十个春秋,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大圆坛、造型别致的绿植、高高的灯杆……提起这些转盘,人们就知道是哪里,也是当年约会、集合的首选地点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莱西烟台路、威海路十字路口的大转盘,曾是当时莱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阳区正阳中路大转盘

今天主要回顾的是青岛市区的几个主要大转盘,其他地区的也在搜集图片资料,因为确实不熟悉,期待下一次能编发一篇较为完整的青岛市辖区的老转盘,也希望读者朋友予以大理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6年的延安路大转盘(王群摄影)

退出历史舞台的大转盘,几十年凝成而存于心底的影像,我想很久不会忘记。每次路过这些地方,总会不自觉的驻足或是回望一会,不论你对它“爱过”还是“恨过”,那些曾经熟悉的大转盘,都已成为青岛人心中的一道记忆。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们除了见证了转盘周边城市发展的巨变,也承载了几代人对于这座城市一段岁月的回忆。

你们还记得市区内的那几座大转盘吗?这里有你们曾经的记忆吗?欢迎文末留言~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