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乌克兰和平与安全峰会的记者会上,回答了凤凰卫视记者的提问。马克龙首先提到了正在中国访问的法国外长巴罗,希望他能同中方就包括乌克兰问题在内的重大国际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另外,他还提到了此前中国、巴西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共识,并希望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能在乌克兰问题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帮助推动俄乌双方达成一个牢固而持久的和平。

20世纪末,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经历了剧烈的政治和经济动荡。原本在苏联体系中安稳的军工专家们,突然失去了工作和保障。正当金琴科对未来感到迷茫时,远在东方的中国推出了“双引工程”——借助引进先进技术和海外人才,提升本国科技与工业水平。这一计划不仅是简单的科技引进,更是中国在科研领域的重大举措,旨在吸引国际水准的优秀人才。借助“双引工程”,中国不仅引进了大量前苏联的精密设备和先进技术,还提供了优厚的科研条件和待遇。

据2002年国务院发展中心的一份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1992-2002年通过官民并举、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双引工程”,中国从独联体国家引进了上万名专家、2000多个技术项目。其中来自乌克兰的专家和技术,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占绝对优势。大量来自乌克兰的专家都直接参与了中方的科研项目。中国驻乌克兰使馆一秘曾在文章中说,仅2006年国内邀请乌克兰科技专家、学者赴华,就达150批2000多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克兰专家(资料图)

而有了这些乌克兰专家,我国的军事实力有所提升。我国的第一艘航母的成功建造,也离不开乌克兰专家的帮助。这位乌克兰专家的名字叫做瓦列里·巴比奇。瓦列里·巴比奇从小就在造船厂里学习造船技术。在造船厂里,瓦列里·巴比奇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曾经参与了莫斯科两艘轻级航母的设计。也因此瓦列里·巴比奇受到了造船厂的重视,并把他调往了综合设计部。

除了这些比较出名的乌克兰专家外,还有大量相关的技术人员来到我国工作,或许在2000年之后,他们的技术水平逐渐落伍,不再像当年那样高超,但他们在我国带来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我国对这些乌克兰专家也给予了最大的方便与支持,在乌克兰专家比较多的地方,还会专门建立给他们居住的专家村。很多专家或许本来只是想来中国求一份工作,安身立命,却没想到最终被我们所吸引,被中国的文化吸引,最终定居在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克兰(资料图)

而为了能够说服中国,马克龙还给出了三点理由:第一,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这样的义务出面推动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第二,中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具有独特的责任和能力;第三,中国此前提出过相关的倡议,并且倡议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就连乌克兰这个当事方之前也曾公开表态,愿意听取中国和巴西提出的和平倡议,并最终将其整合进乌克兰的“和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克龙(资料图)

既然是这样,那中国这边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关于这个问题,中国的态度始终如一,那就是坚持劝和促谈,愿意继续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在中方看来,任何冲突的终点都是谈判桌,早一点谈起来,和平就早一天到来。不过,这也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各方都应当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妥善解决好各方的合理关切。因为只有这样和谈所达成共识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才能有一个牢固而持久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