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已经73岁高龄的黄维回到了江西老家。在女儿的陪同下,他来到了南昌市北郊的一处墓地前。

当他颤抖着双手抚摸过墓碑上“方志敏”三个大字时,不禁泪流满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儿见他情绪激动本想扶他离开,可他却像毫无知觉一样,只自顾自地哭诉出了埋藏在心里多时的悔恨:“方大哥,我对不起您……”

黄维与方志敏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过往?他为何会如此悲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时的情谊

黄维出生于江西贵溪的一个贫苦家庭中,父亲早逝,只靠着母亲一人辛勤做工,他才长大成人。

黄维也很争气,在读私塾时他便非常用功,成绩也是名列前茅。那时的他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将来能干出一番事业,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他便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立师范学校。

而在入学之后,他依旧保持着自己“书呆子”的气质,每天除了学习就是休息,从来不“浪费时间”在交朋友上。

久而久之,他便成为了同学们眼中的“异类”,大家也都开始慢慢疏远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黄维对这些人情世故比较迟钝,但面对众人的排挤,他心中还是有些不好受的。

也就是在这时,他结识了同为赣东北老乡的方志敏。因为对方比他年长四岁,并且为人真诚热情,总是在他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这让黄维非常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在生活中的关照外,方志敏的见多识广,有思想有见解,更是让黄维钦佩不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便将方志敏当成了可亲可敬的大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黄维还曾回忆起这段时光,他表示比起方大哥,他总是感觉自己很幼稚,缺乏社交能力,孤陋寡闻……与方大哥在一起,他也总是能学到新东西。

可以说,他后来走上从军的这条路,也是受了方志敏的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的黄维虽然有知识、有学历,但他从未想过学校以外的事情。

直到有一次,他在方志敏的宿舍里看到了很多《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当时他只是随手翻了翻,便立即被里面的新思想所吸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他急切地拿着书问方志敏,这种书是从哪里得来的,学校让他们看这种书吗?

方志敏却笑着说,这不算什么,老师也总是教导他们要多学多看。他见黄维喜欢,还直接送了他几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了这些书刊后,黄维便被里面的推翻帝国主义、推翻旧社会的思想所深深感染了。对于这些思想,他除了觉得大胆外,还有一丝蠢蠢欲动。

临近毕业时,他更是为了将来的去向犯了难。他找到方志敏,想问一问他未来的志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志敏早就有了规划:“去广州找孙中山先生,为国家的革命奉献一生!”

方大哥的豪言壮语瞬间感染了迷茫之中的黄维。

方志敏也看出了他眼中的犹豫,于是鼓励他和自己一起去从事革命。然而,黄维并没有立即答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心怀壮志,但他又不忍心母亲独自操劳。一番衡量之后,他还是挥泪告别了方大哥,回到老家成为了一名教员。

不过,在回家的这段期间,方大哥的话却一直缭绕在他的耳边,让他始终有一丝不甘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挚友到分别

1923年,正在老家的方志敏突然收到了两个广州同学的来信。两人告诉他,孙先生要在广州开办黄埔军校了,上海也有招生点。

他们让黄维先去南昌找方志敏,然后再一同报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维收到消息后激动万分,这让本就有遗憾的他立即下定了决心。随后他便告别了母亲,只身前往了南昌。

在抵达南昌汽车站的当天,黄维突然看到一个瘦高的身影正在人群中激情演讲着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维隐隐约约能听到“打倒旧军队、驱逐列强,国家才能昌盛”、“人民要团结,才能建立新中国”等言论。

黄维只觉得这声音异常熟悉,等他走近一看才发现,这竟然就是他日思夜想的方大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昔日的方大哥在人群中豪情万丈地宣扬着爱国言论,黄维心中便又升起一丝敬佩之情。

随后他便挤过人墙,艰难地来到方志敏眼前:“方大哥,真的是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志敏见到他也非常惊喜,紧紧拥抱了他一下。这时,黄维见远处走来两个穿着旧军队衣服的人,好像是来抓演讲者的,于是他连忙将方志敏拉走了。

等两人到了安全地方后,黄维便立即将自己的来意告诉了对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志敏听后也非常高兴,他也正想去报考军校,没想到与黄维殊途同归了。

不久后,两人便收拾好行李来到了上海。然而,因为两人来得太早了,他们到时正式报名还没开始。

黄维身上带的路费又不多,没几天他身上的钱便在上海这个十里洋场花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他陷入困窘之时,方志敏不仅用自己的钱救济了他,还给他介绍了一份制铁厂的工作。

就这样,黄维在上海慢慢稳定下来。不久后,军校报名正式开始了,两人便一起报了名并且都通过了初试。

黄维非常激动,一想到今后能与方大哥一直共事,他就非常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就在接到成绩的第二天,方志敏却突然找到他,并告诉了他一个遗憾的消息,自己不能陪他去参加复试了。

黄维既惊讶又失望,他忙追着问为什么。方志敏却并未多说,只是表示家里有很重要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临走时,方志敏再三嘱咐黄维,一定不能忘记革命的初心,如果将来有再见的一日,希望他已经成为革命的一份子了。

就这样,两人匆匆告别。黄维本想着先去广州,一边学习一边等方志敏来找他,但却不想,这竟然是两人最后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大哥,我对不起您”

不久后黄维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黄埔军校。学习期间,他虽然一直不停地打听方志敏的消息,却始终没有结果。

后来因为他性格忠诚耿直,在北伐战争中又表现出色,由此获得了老蒋和陈诚的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老蒋的提拔下,他不到三十岁便当了师长,可谓“青云直上”。而他也凭借着突出的指挥才能,成为了我军的劲敌。

在整个革命时期,在他的机械化部队的进攻下,我军没少吃过苦头。不过,即使敌人再强大,也终究敌不过人民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在1948年,他在双堆集被我军俘虏。

秉承着对老蒋的忠诚,黄维一开始始终不愿配合我军。为了逃避改造,他甚至提出要研究“永动机”的发明。

虽然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我军还是给予了尊重和配合,尽量满足他的一切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渐渐地,黄维开始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他生病时,我军会找来医生给他医治,并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国家困难时,我军也会保证他每天都能喝到牛奶,吃到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些都不及他做国军军官时候的待遇,但他还是感到了如家人的温暖。这种温暖他只在方大哥身上体会过。

直到后来阅读了许多革命烈士的事迹后,他才明白当年发生在方志敏身上的具体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当年分别时,方志敏没有告诉他的是,那时他已经加入我党,并奉组织的命令要去弋阳横峰领导起义。由于党的纪律,他也必须保密。

在黄维进攻我军时,方志敏正在建立赣东北根据地,并组建了红十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就是这样一位坚守着信仰的革命人士,在1934年率领北上抗日先遣队行动时,在谭家桥遇到国军的围攻,最终英勇就义。

当时方志敏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等著作,黄维看了后想起了方大哥昔日的谆谆教诲之语,顿时生出无限悔恨之情,泪流满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黄维开始认真改造,主动反省自己的错误。到了1975年,他也终于完成了改造之路。

两年后,已经73岁的他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了方志敏的墓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墓碑上的名字,黄维不禁失声痛哭:“方大哥,我对不起您,我辜负了你的期望,你希望我能成为一名军人,可我却给人民带来了苦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大哥,是国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虽然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但我不会再错过这次机会,只要有一口气在,我一定好好回报国家和人民……”

后来,黄维便一直尽所其能地为国家奉献着自己的精力。

直到1989年,他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去世,享年85岁。

参考资料:黄维与方志敏的情谊:方大哥指引我考入黄埔军校,中国新闻网,2008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