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梁永飞 通讯员 董彦军)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宛如璀璨星辰,用智慧与执着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他们就是科学家,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诠释着伟大的科学家精神。就让大家跟随着西安市灞桥区老洞小学学生的讲述,一同回溯科学家们的奋斗征程,深度探寻那永不磨灭的科学家精神内核,从中汲取能够激励我们砥砺奋进、勇敢前行的磅礴力量!
今天,二年级一班的王元溪同学带大家认识一位会和石头“对话”的爷爷——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你们知道吗?我们脚下的大地就像一本巨大的魔法书,而李四光爷爷用一生的时光,破译了它藏在石头里的密码!
在新中国地质事业的灿烂星空中,李四光是最为耀眼的那颗。他不仅是卓越的地质学家,还是教育家、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更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为新中国发展立下不朽功勋 ,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1889年,李四光出生于湖北黄冈的贫寒家庭。14岁时,他独自前往武昌求学,后留学日本、英国。在日本,他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立志以所学报效祖国。在英国,他先学采矿,后改学地质,从此与地质结下不解之缘。
回国后,李四光在北京大学任教,培养了大批地质人才。他在地质基础学科研究方面成就斐然:提出蜓科鉴定方法,创立十项标准,写成《中国北方之蜓科》;通过实地考察,证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打破外国学者的论断;创立地质力学,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构造和运动规律,为地质学研究开辟新途径。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冲破重重阻碍回国,肩负起领导新中国地质事业的重任。他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导石油勘探,助力发现大庆、胜利等大油田,摘掉中国“贫油国”的帽子;指导铀矿勘查,为“两弹一星”事业提供关键支持;在地震研究方面,也为预测和预报指明方向 。

1971年,李四光因病逝世,但他留下的科学成就和精神财富永垂不朽。他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坚持真理的科学品格、强烈的创新意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在新时代的科学征途上,科学家精神是我们最耀眼的航标。让大家以科学家为榜样,将这勇于探索、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植心间。怀揣科技报国梦的少年们,正蓄势待发,以实际行动传承这份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添砖加瓦,让科学家精神在时代浪潮中永放熠熠光芒,照亮老洞学子不断前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