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这位一直坚持自己立场的领导人,这次似乎遇到了大麻烦。
根据央视新闻的报道,在特拉维夫地方法院的要求下,被指控涉及贪腐案件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最近以被告身份出现在了法庭上。
并且,他面临的指控可不止一项,包括欺诈、受贿以及违反公共信任等严重罪名。只要其中任何一项成立,他都将面临数年的监禁。
那么,他到底做了什么呢?

«——【·国内审判,以色列史上第一人·】——»
2025年4月2日,特拉维夫法庭内,内塔尼亚胡站在证人席上。
这已经是他第21次因为贪腐案出庭作证了!没错,以色列的现任总理正在接受法律的审判,这在以色列的历史上还是头一遭。
想象一下,一个在职总理每周三次往返于办公室和法庭之间,这样的场景听起来就像是一部奇幻剧。
这场法律大戏从2020年开始。
以色列检方一下子提出了三项重磅指控:受贿、欺诈和违背公众信任。

检方手中的“关键证据”是什么?他们认为内塔尼亚胡从商界大佬那里得到了不少好处,并且利用自己的权力为媒体巨头们提供便利,目的是为了让这些媒体给他唱赞歌。
在法庭上,内塔尼亚胡表现得非常强硬,完全没有认罪的意思。
他认为这些指控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与保卫国家安全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他的律师更是直接将整个审判定义为“政治迫害”,要求法院立即驳回案件。

但检方可不这么看,如果罪名成立,内塔尼亚胡可能面临最高10年的牢狱之灾!
不过别急,这场法律马拉松还远未结束,法院预计最早也要到2026年才会做出判决。
对于内塔尼亚胡来说,拖延就是胜利,只要他能继续坐在总理的位置上,就有无数种可能性来改变游戏规则。

«——【·国际通缉,125国都该抓他?·】——»
如果说国内的贪腐审判只是个小插曲,那么国际刑事法院(ICC)的逮捕令绝对是一记重拳!
2024年11月,ICC对内塔尼亚胡和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发出了逮捕令,罪名相当严重——战争罪和反人类罪!
具体指控包括使用饥饿作为战争手段、蓄意攻击平民、谋杀和迫害等。
这些罪名可不是闹着玩的!按照规定,ICC的125个成员国都有义务在内塔尼亚胡踏入他们的领土时立刻将他逮捕并送往海牙受审。

这就相当于全球125个国家对内塔尼亚胡设下了“禁飞区”!一般的政治人物遇到这种情况,估计只能乖乖待在国内了。
但内塔尼亚胡可不是一般人,他不仅没有老老实实地待在以色列,反而开始了他的“挑战全球”之旅。
2月份,他先飞到了美国(美国不是ICC成员,所以不用担心被抓)。
而就在4月2日,他竟然直接飞往匈牙利——一个ICC成员国!这是什么操作?简直就是在向国际法院挑衅:“你能把我怎么样?”

内塔尼亚胡明明知道有125个国家都应该逮捕他,为什么偏偏选择飞往匈牙利?这里面肯定有文章!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是内塔尼亚胡的铁杆盟友,两人简直就是“政治双胞胎”。
当ICC发布逮捕令后,欧尔班马上站出来表态,称国际刑事法院“厚颜无耻、玩世不恭”,并向内塔尼亚胡发出邀请,承诺保证他在匈牙利的“自由和安全”。
这不是普通的外交辞令,而是公开宣布不执行国际法院的决定!

欧尔班和内塔尼亚胡之间的共同点可不止这些,两人都被指责推行“非自由”治理模式,削弱司法独立,打压公民社会。
他们还都与特朗普关系密切,形成了一个反对国际制度的“三人组”。
内塔尼亚胡这次的操作不只是外交访问,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目的就是要向全世界展示ICC的无力。

«——【·ICC只是纸老虎?·】——»
为什么内塔尼亚胡敢如此公然挑战ICC?因为他清楚ICC的最大弱点——没有自己的执法力量!
与国内法院不同,ICC没有警察队伍,不能直接抓人,只能依靠成员国来执行逮捕令。
正如一位专家所说,ICC就像是“一个没有手臂和腿的巨人”,当一个成员国拒绝执行逮捕令时,ICC能做的事情极为有限。
理论上,法院可以启动所谓的“不遵守程序”,将案件移交给缔约国大会或安理会。
但即使走到这一步,也几乎没有有效的制裁手段,这种结构性缺陷给了内塔尼亚胡巨大的操作空间。

当然,他也不是完全没有顾虑。
据报道,他访美时的专机特意避开了可能执行ICC逮捕令的国家领空,尽量靠近美国空军基地飞行。
这表明尽管表面上很硬气,内塔尼亚胡团队内心还是有点害怕的,但好在美国这个大洋彼岸的盟友给了他足够的底气。
2025年2月,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对ICC及其首席检察官实施制裁,直接为内塔尼亚胡提供了国际保护伞。

这是实实在在的力量展示,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其制裁能对ICC造成实质性打击,从而进一步削弱ICC对内塔尼亚胡的威胁。
与特朗普政府的全力支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盟内部对匈牙利的行为表达了强烈不满。
欧盟绿党公开批评欧尔班的决定,称这是对法治的蔑视,多个人权组织也呼吁匈牙利履行其国际义务,逮捕内塔尼亚胡。
但在特朗普的行政命令面前,这些声音显得十分软弱无力。

«——【·司法改革,只为转移权力自保?·】——»
第三重危机看起来跟内塔尼亚胡个人关系不大,实际上却可能是解决前两个问题的“秘密武器”。
最近,以色列议会通过了一项重大法案,改变了最高法院法官的任命方式。
简单说,就是增加了政治因素在司法系统中的影响力。
这事为啥重要?因为未来谁来当法官,可能会直接影响内塔尼亚胡自己的案子走向!
更重要的是,目前以色列最高法院正好缺3名法官,新规则让内塔尼亚胡的政府能够任命对自己有利的人选。
这波操作,在政治术语里叫做“防患于未然”。

以色列总检察长对此提出了严厉警告,称新规则将使司法任命变成政治交易的结果。
海法大学的法学教授更是直接称这是一场“政变”!他指出,政府已经掌控了立法机构,如果再控制了司法系统,就等于消除了最后的权力制衡,获得了绝对权力。
这项改革最初在2023年1月提出后,曾引发以色列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公众抗议,被迫暂停。
但在加沙战争爆发后,当公众注意力被分散的时候,内塔尼亚胡政府又悄悄重启了改革。

第一招就是经典的“转移注意力”。
在加沙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焦点自然转向安全问题和人质危机,使得司法改革和贪腐审判在新闻中的曝光大大减少。
第二招是给批评者贴标签。
通过把质疑司法改革的声音描绘成“威胁国家安全”的反以色列势力,任何正当批评都被打上了不爱国的烙印。
这是政治操作的经典手法,虽然简单但极其有效。
第三招更加狠辣:趁乱出击。
就在司法审判进行期间,内塔尼亚胡还试图罢免情报机构负责人,并对司法部长发起不信任投票。
这些举动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是权力争夺战的一部分,目的是清除可能阻碍他的关键人物。

在国际上,内塔尼亚胡的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
访问匈牙利不仅是挑战ICC,更是在构建一个全球性的支持网络。
通过与欧尔班、特朗普等领导人结盟,他正在形成一个对抗国际制度的阵营。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内塔尼亚胡此访还有隐藏议程:推动匈牙利支持特朗普关于加沙的计划。
这表明他不只是在应对当前危机,还在为未来布局。
这种多边外交策略不仅为内塔尼亚胡提供了政治庇护,还增强了他在国内的地位。
通过展示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他向国内选民传递了一个信息:即使面临法律困境,他仍然是以色列不可或缺的领导人。

参考资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