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利物浦的中国一个留学生,在网上眉飞色舞地吹嘘自己加入了神秘组织。

他是为了给学校辩论赛筹款,找到了当地华侨商会,碰到人家正在组织新人入会。他觉得挺酷,再三要加入,人家同意了。

之后他参加入会仪式,就是上香,拜会长,还有一些很有民国帮派味道的规矩,让他觉得很过瘾。人家还给了他个竹牌,上面有一个红色的“幺”以及阳文的篆刻。

他在网上炫耀时,有人问他:“你上的香,是不是四根,三长一短?”

“你怎么知道?”

“恭喜你,加入了天地会英国利物浦分舵,职位是巡风老幺,跑腿的干活。”

“没错,就是《鹿鼎记》中陈近南总舵主的天地会。”

这个留学生沉默了。

天地会,也叫洪门,曾是全球最大的帮派组织,人数过千万。它的分支或别名包括大名鼎鼎的三合会、哥老会、致公堂,还有香港的14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又是一个曾深刻改变中国历史的组织,绵延300多年,成员包括孙中山、黄兴、秋瑾等。

天地会兄弟曾在海外创建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兰芳共和国,证明了中国人不需要皇帝也能管理好自己,哪怕没有知识分子的加入,只是些贩夫走卒,也能雄踞东南亚,抵抗住荷兰人等的一波波侵袭。

他们更在之后的辛亥革命和八年抗战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即使到今天,天地会仍旧号称是华人在海外最大的社团,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几乎都有天地会的分支。

一、

宣统三年是清朝的最后一个年头,时值冬日,“小慈禧”隆裕太后正跟大臣们商量对付武昌的革命党。

八旗权贵们纷纷要求将战争打下去,毕竟战场离京城还远,当年八国联军打进过紫禁城都不怕,现在怕什么?

这时,有大臣给隆裕太后呈上一份报纸,上面写着天地会为造反的孙中山筹备了一支强大空军,飞机已经运抵国内,还完成了试飞。报纸原话是“革命军飞机凌空四千尺,威力十分伟大”。

飞机在当时还是新鲜物件,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再也坐不住了,觉得革命军的飞机马上要来轰炸皇城,竟然吓哭了。

1个月后,宣统退位,报纸称这批飞机起到的威慑作用功不可没。

天地会是一个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地下秘密组织,在帮助孙中山推翻清朝统治前,它已经战斗了200年了。

关于天地会的起源众说纷纭,最被认可的说法主要有两个:一个这是在南明灭亡后,由一些忠于明朝的忠臣志士建立的组织。他们对内称自己为洪门,对外自称为天地会。

另一种说法更加广为流传。康熙年间,福建南少林的武僧帮清朝成功抵御外侮,引起皇帝猜忌,竟被斩草除根,只有五名弟子逃出。他们被陈近南等人所救,之后大家同盟结义立志反清,这五名少林弟子也就成为了后来的天地会五祖。这也是李连杰主演电影《新少林五祖》的情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种说法中演义占了很大的比重,不能当历史看,但传达的中心思想都是天地会崛起时有着造反经历和反清复明的目标。

自清朝中后期,“陈近南”“韦小宝”们在各地不断起事,让清朝疲于应对。

在台湾有林爽文起义,逼得清朝紧急调兵4000渡海赴台增援。

在上海有小刀会起义,他们曾占据了上海,打出了“大明”的国号。

在广东,天地会的分支三合会围困了广州城四个月之久,最后还是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的帮助之下,清廷才勉强解了广州之围。

当然,清廷也不是吃素的,三合会被从广州击退后,两广总督叶名琛大肆搜捕其成员,斩首了八万人。(叶名琛就是面对英国人时“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最后被抓到印度饿死的窝囊废)

在各地的天地会分支中,最勇的当属广西老表们,他们打着天地会的旗号,在1845至1850五年内发动了起义77次。虽然都失败了,但却吸引了清廷的注意力,之后的1851年,拜上帝会的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

需要注意的是,大家不要把天地会理解成一个组织严密的团体,它并没有统一的领导,而是各个分支按照“反清复明”的共同目标自主行动,这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叫做“去中心化”组织。

天地会这种去中心化的组织架构也保证了其在满清的严密打击下,即使一部分被剿灭,其它分支也能保存下来,如同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

今天的恐怖分子或武装,在面临强大压力下,同样选择天地会这种“去中心化”。比如ISIS就是典型,有一个名义领袖,然后底下是各个战斗小组,互不隶属。

最近跟美国打得热火朝天的胡塞武装也有“去中心化”的特点。它是一个由多个联盟部落组成的分布式组织,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指挥中心或领导层,因此即使消灭了部分成员或领导,也无法对整个组织造成致命性的打击。

胡塞武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塞武装

二、

天地会不止在国内枝繁叶茂,随着近代大量华人前往东南亚和美洲讨生活,天地会拥有了比国内更大的影响力。

华人在海外的第一个共和国,就是天地会在今天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地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

当时是乾隆年间,广东天地会的吴元盛等人策划起义,消息泄露后被通缉,率部出逃海外。他们在加里曼丹岛逐渐发展壮大,最后成立了兰芳共和国。

天地会兄弟在这里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体系,实行共和体制。这个国家存续了一百多年,巅峰时占据了整个加里曼丹岛。

这个亚洲最早的共和国,证明了中国人早就有能力自己管理自己,就如同今日的新加坡那样。兰芳共和国虽然最终在荷兰殖民者的猛烈进攻下不幸灭亡,但仍旧在华人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几百年里,天地会在海外不断开枝散叶,做大做强。到了19世纪晚期,南洋仅新加坡和槟榔屿两个地方,天地会的会员就多达15万人,而在缅甸、越南、暹罗、菲律宾、东印度群岛等地,也都出现了相当大规模的天地会组织,有会员过百万。另外,在北美也有相当数量的天地会兄弟。

然而,伴随着越来越多国内出来的苦力劳工的加入,海外各天地会分支反清的意识越来越淡薄,转而承担起了工会、商会的相关职能,成了各地华侨华人的互助社团。

时间转眼进入20世纪,枪械技术有了大的发展,战争的形式被永远改变。

在这个新世纪,对于国内的革命组织,筹款就成了造反工作的头等要务。

重要的事再重复一遍,筹款是头等要务,只有筹集到资金,革命党人才能购买先进的火枪和火炮。

可能有观众听到这里,会说猫智深庸俗,啥都从商业角度考虑问题,但这句话是孙中山先生本人在给缅甸同盟会负责人的信中所写的,他原话是:

“今日之急,以在外洋运动款项为第一要义。”

孙中山不止一次总结以往起义失败的原因,他都认为和经费筹措不力有关,而要在海外获得支持,筹得所需经费,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天地会。

关于这点,革命党人在海外最大的对手--康有为的保皇党就做出了示范。

三、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到海外,组织了保皇党。

然而,他的主张并不是推翻清朝,而是鼓吹在中国搞君主立宪,保留光绪这个皇帝。

他宣称自己和三国刘皇叔一样,有衣带诏,要在海外组织勤王军杀进京城去救驾。他在一份面向海外华侨的文告里称在国内暗中联络了70万保皇军,但欠缺军火,请大家捐钱啊!

康有为采用商业化的思维来运营筹款这件事,成立了一个公司。这个公司名字很奇怪,叫保救大清皇帝公司,他将该公司股份化,邀请天地会的“陈近南”、“韦小宝”们入股。

被簇拥的康有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簇拥的康有为

康有为的保皇党和孙中山的革命党是完全针锋相对的两种路线,康有为为了让天地会更多支持自己,让孙中山筹的钱少一些,就派弟子梁启超加入天地会,而且加入的地点还是在孙中山的大本营檀香山。

在天地会的支持下,康有为的筹款计划非常成功,孙中山本人在给友人的信中称保皇党仅在北美已经敛财超过百万。

百万什么概念,当时一美元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60美元,百万美元大概相当于现在人民币4亿,能买20万支步枪了。

开个玩笑,如果你在北京有一套房,最好的投资是卖掉它,换上两千万。用这笔钱,你能买一万只AK47,然后找个太平洋或者西非小国搞支武装。那些国家的总军力也就几百人,你轻轻松松就能在其上裂土封侯。然后你再宣布支持点什么,你会发现能拿赞助能拿到手软。当总统不必你在北京做寓公舒服?

对于仁人志士,政治是最正义的事业,为之可奉献一切。然而,对于一些人,政治投资又是天底下最好的投资,比如河南安阳人吕不韦。很多时候,你很难区分这两者。

四、

为了更好地发动华侨参加革命,并为革命筹集经费,1904年,孙中山也在檀香山加入洪门致公堂。

接着孙中山便前往美国本土,并受到致公堂首领黄三德的热情接待。在黄三德的陪同下,孙中山前往各城市对天地会会众进行革命宣传。

然而,当时保皇党在海外的支持者远多于革命党。毕竟康有为自称是光绪皇帝的铁杆,而光绪皇帝不到30岁,慈禧已经60多了,这眼看着再过几年光绪就能掌权,押宝保皇派似乎稳赚不赔。

孙中山在美国的筹款远不如保皇党顺利,他与黄三德走了大半个美国,什么华盛顿、洛杉矶、费城、纽约、新奥尔良这些城市都去遍了,每到一处,孙中山必集众演说,而黄三德也拜会当地天地会组织,然而两人最终一无所获,一路上给革命捐款的人竟然不超过10个。孙先生只得黯然离开美国,重返亚洲的日本、南洋等地为革命筹款。

1905年7月,孙中山返日本后将筹款的希望寄托于天地会中的大资本家上,他乐观地估计能筹足2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中山此次也采用了商业性的措施,以“中华民务兴利公司”名义印制债券。这些票面为1000元的债券,实际收款只有250元,待革命成功后将连本带利还给购买者1000元。

然而,这批革命债券仍旧应者寥寥,孙中山先后动员了一年多,竟无甚收获,只得到少数几个不图回报的革命党人捐助。

总之,在反清革命的前期,孙中山筹款非常艰难。在美洲天地会,孙中山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几无收获。

在南洋的天地会,那些大佬们也居然没有一个愿意为革命出钱出力。(原话出自华东政法大学邱格屏的论文《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对海外洪门的动员》)

因为在海外能将生意做大的人,即使嘴上喊的是“反清复明”,许多都跟清政府有各种联系,比如东南亚有的天地会大佬就接受了清政府的“荣禄大夫”的头衔。

在这个阶段,孙先生是靠着南洋天地会的普通会员的支持,也就是那些去南洋讨生活的贩夫走卒们捐款,才能发起的一次又一次起义。天地会底层兄弟们从微薄的收入中勉力挤出资金,全部捐给孙中山,聚沙成塔,积少成多,终于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革命,从来都是依靠群众,也只能依靠群众

时来天地皆同力,随着满清在国内的统治越来越顽固,尤其是1908年慈禧太后竟然在死前对光绪下毒,与之两日内相继而死,从而让康有为扶持光绪的保皇路线彻底破产。海外天地会也认识到只有孙中山的革命路线才能拯救中国,于是再无保留,全力支持革命。

五、

接下来,各地天地会子弟慷慨解囊,有人变卖传家古董,有人四处借款捐献,还有工人捐出整月工资。加拿大天地会甚至将温哥华、多伦多、维多利亚三地四栋天地会会堂大楼抵押筹款,凑足15万美元,支持孙中山革命。

大量革命资金流向国内,天地会子弟亦奔走其中。孙中山发起起义中,天地会直接参与了绝大部份。比如在黄花岗起义的七十二烈士中,有六十八人是天地会中人。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孙中山再度赴美,和黄三德联手成立天地会筹饷局,为武昌起义募资。成立一年间,天地会筹饷局筹款超40万美元。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统宣布退位,辛亥革命终于取得成功。

之后,每当中国陷入危难之中,就有天地会兄弟挺身而出。

八年抗战,天地会牵头的筹饷总会为抗战捐款1400万美元,其中以美国天地会大佬司徒美堂的安良堂捐款最多。

抗战前三年,全国军费开支85%尽是华侨捐款。大量天地会兄弟也亲身参与到抗日战争中,用生命捍卫国家。

1949年,解放军炮击在长江挑衅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亲历百年屈辱的海外天地会闻讯欢腾。当夜,戒酒20年的司徒美堂喝得酩酊大醉。

当年开国大典,司徒美堂受邀观礼。他布衣长须,代表天地会兄弟站在天安门城楼之上,看着这个新国家的诞生

尾声

之后的几十年,局势剧烈变化,天地会各地的分支也有各自不同的命运。它们有的转变为政党,影响着所在国家的政治,为华人谋取福利;有的成为社会组织,致力于为华侨服务,并在九八年抗洪和汶川地震等灾害时带头募捐;还有些则变为黑帮,沉沦下去。

在国内,八大参政的民主党派之一----中国致公党,其前身就是海外洪门组织。该党已经成为由归侨、侨眷和与海外有联系的代表性人士、专家学者组成、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

如今的中国致公党主席蒋作君,从1982年就开始做医生,做了几十年卫生工作。

国外各天地会分支也继续存在,有不同的发展路线和经历。

2013年,知名作家、谈话节目《十三邀》的主创人许知远来到位于美国旧金山的五洲天地会致公总堂,寻访孙中山旧日的足迹,时任“龙头大哥”周国祥接待了他。

周国祥是在2006年接掌五洲天地会致公总堂的,就在前一年,上一任“龙头大哥”被杀手乱枪打死。

许知远与周国祥相谈许久,从天地会对革命支持、谈到近些年来天地会遇到的困难,以及未来的发展。据悉,这些年来周国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努力建立新的社区领导人的形象,俨然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帮派大佬,而是最有亲和力的社会工作者。

三年后的2016年,周国祥上了美国各大媒体的新闻,他被美国联邦法官作出终身监禁的判决,罪名包括敲诈勒索、洗钱、毒品走私等。

裁判书称,上一任“龙头大哥”就是周国祥雇凶所杀。但他本人坚称自己无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部份参考资料:
《故事讲述与历史建构_洪门传奇背后的政治与生存艺术》王笛
《海外洪门与辛亥革命》
《试析抗战时期美洲洪门的民族主义话语与政治诉求》吴俊青
《司徒美堂与三个华侨政党关系略考》崔珏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联络洪门原因浅析》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对海外洪门的动员》
《民前孙中山对海外洪门会党的争取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