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1975年,我党许多将领的职位开始有所变化,其中开国少将们也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做出贡献,随之他们的职位也有不断提升。
郭林祥少将,曾担任总后勤部政委,这一年,他被调往新疆军区继续任政委,虽然只在这里工作了五年,但他先后搭档的三位司令员也是我军鼎鼎大名的人物。

在他们身上,郭林祥学习和感受到许多。可是在他后来的回忆中,为何只提到了其中两位,另一位为何没有提及?
他们分别是谁?郭林祥将军又经历了什么?

郭林祥将军
郭林祥生于1914年,是江西人氏。他从小饱经风霜,尝尽了生活的苦楚,为了家中生活,不仅大人们在劳作,小孩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放牛、做农活等。
他的手中早已磨出了茧,而这样的生活,他也早就习惯。

但当革命的思想袭来,无论年轻一辈还是年长一些的人,自然会深受影响,并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力量。
于是十四岁的郭林祥就成为革命的一份子,两年后,他加入红军部队,从一名普通战士做起,他的革命生涯也便正式开始。

革命战场上,红军战士们无疑出生入死,在炮火中成长和总结经验。生命虽然遭受威胁,但他们会拼尽全力,奋战到底,并与一切困难作斗争。

在数百次的战斗中,郭林祥见证了许多,思想、作战能力等提升是肯定的,同时他还经历了生离死别,看着战友们倒下,难过也就油然而生,但他需要很快调整好心情,更坚定了革命的斗争。
跟随红军部队,郭林祥经历千难万险,终是到达陕北。而后战斗不断,他则继续冲锋陷阵。

抗日战争时期,郭林祥已经开始政委工作。
1941年黄崖洞保卫战,郭林祥是这场战斗中重要一员,队伍在他的带领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要知道,敌军兵力之大,我军无疑是以少敌多,其中困难重重,但他们从未退缩。

还有那里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还有我军创建的最大的兵工厂,也就是黄崖洞兵工厂。
革命战争时期,我军本就落后,甚至红军时期,战士们还不能人人手中握枪,这时占据下风,又怎能在战场上给予敌军重击。

而这个兵工厂,主要生产武器弹药的,同时还支援着八路军前线,一旦被敌军攻占,其后果可想而知。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敌军肯定会调集大量兵力展开进攻。这不1941年,日军便调集了士兵,朝着我军兵工厂展开疯狂进攻。
既然是疯狂,日军可谓装备精良,而且为了顺利拿下,自然不会手下留情,这时问题抛给我军,我军应该如何应对呢?

这时由于前线战场激烈,为了保证八路军供给,肯定是不能停止生产的。于是八路军上级,也就是朱老总等人,只能派人着手应对,而郭林祥就被委以重任。
而且由于战况紧张,这边命令下达,那边郭林祥便很快上任。他知晓此次保卫战的重要性,随机发挥所长,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接下来的工作任务熟悉。

然后考虑到黄崖洞地势险要,在郭林祥看来,我军还是有机会的。而敌军想要猛烈的进攻,只能说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
可话虽这么说,郭林祥也没有放松警惕,相反他十分重视准备工作,以防意外发生。

如此,对于一个队伍来说,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战士们只有自信满满,团结一致,才能更好的将队伍实力发挥。
还有我军一些工事防御构筑工作展开,黄崖洞本就地势险要,这样一来敌军更是难上加难。细算下来,我军足足构筑了一百五十多个,显然敌军将难以应对。

最后战士们的战斗力也是关键,一定训练强化不可少。而不久敌军的强攻也将迅速来袭。
几次强攻,敌军次次只能以失败告终。长达七天七夜的黄崖洞保卫战,我军终于赢得了最后胜利。

敌军无疑损失惨重,而这场战斗,我军战士同样经过巨大磨练,更成功实现了以少胜多。
可见郭林祥将军在其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当时的他不过二十五六岁,作为年轻一辈,他自然也是佼佼者。

与三位司令员搭档
革命战争时期,郭林祥将军立下赫赫战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在政治素养上也得到极大提高。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不管是后来参与作战,还是参与建设工作,他的贡献只会逐步增多。
进入国家和平时期,他在新疆军区工作有五年的时间,不能算多,也不能算少,总之贡献不会少。

他曾与杨勇将军搭档展开军区工作,杨勇我们并不陌生,作为我国上将,他的功绩突出,而郭林祥在他身上,亦收获满满。
杨勇不仅是军区司令员,还是第二书记,他将军区的日常工作交给郭林祥,而他自己则将注意力多放在了地方建设,乃至民族团结等方面。
这么看来,杨勇对郭林祥很放心,而且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只是在一些大的事情上,郭林祥还是需要参考杨勇的意见的。

毕竟他的职位摆在那里,而郭林祥担任的是第三书记。
尽管如此,杨勇作为我军战将,他的精神和能力确实值得人们学习,直到杨勇被调走,他还会与郭林祥说一些注意事项。总之在郭林祥这里,杨勇对他的印响很深刻。

而郭林祥还有提到的一位是吴克华将军,他上任后,曾与郭林祥一起研究战备等工作,虽然吴克华只待了一年,但他们一起经历的却不少。
新疆军区也在这期间改为了乌鲁木齐军区,因此郭林祥自然会提到。
而没有提到的则是刘震将军,至于为何没有提到?可能与1979年的一件事情有关。

当时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各军区斗志满满,但在战备期间,有人提出要将汉族干部子女等进行撤离,郭林祥自然不同意,随后中央得知后自然也不同意,最后一些领导便免不了受到影响。
如此,郭林祥为何没提,也就说得通了。

贡献和革命的一生
不管怎样,郭林祥将军是贡献和革命的一生。
建国前,经常出入战场,建国后,为国家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即使退休后,他也牵挂着国家大事,乃至军队建设事宜。他会在空闲的时间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无论是到部队传授经验,还是撰写回忆文章,他的贡献依旧接连不断。

还有我党重视群众所能发挥的作用,如此郭林祥便时刻关注着革命老区,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的百姓生活。
只要是自己能做的,他必然不会无动于衷。
而且他的精神影响着家人们,随后更捐款十几万,只为希望小学建立,让更多的孩子有书读。

结语
郭林祥在革命时期挺身而出,即使进入和平时期,他艰苦的奋斗精神也依旧没有改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