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今天继续聊医疗的事。

医疗领域的动作还在继续,荣昌区又有一医院副院长落马。

风正巴渝网站,邓正国的名字出现在了上面。

他是荣昌区人民医院的副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家医疗网站上,是这样介绍他的。

他是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副院长,他从事泌尿外科20余年,有着丰富的经验。

从网站的简介中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很厉害的医生,也是一个走上了领导岗位的医生

有些时候,事情就是这个样子,业务不好的没有升职的机会,业务好的会升职,但也是干了不少和业务并没有啥太大关系的活。

应该说医院的管理虽然也要熟悉业务,但还远没有到要用一个专业医生的程度。

医生就应该给病人看病,但练好了职务又升了。

一谈到医院,就不得不提到医疗产业化,这是个有争议的话题。

现在的主流说法是正是医疗产业化才救了医院,让医院有了发展和更大的活力。

而患者的处境则是很尴尬。

医生也是如此,一方面要配合医院搞创收,另一方面要凭良心看病,这确实是一个相当难的平衡过程。

医生也是人,也得吃饭,那他就得先保往饭碗。

医院要生存,也才能谈以后的事情,要不然,再响亮的口号也是空谈。

只说医生的问题显然是不客观的,光指责医院也是不全面的。

好在现在已经发现了这些问题,我们的目的就是办让群众满意的医疗。

但这个医疗首先要有,更要好。

医疗产业化就是为了让医疗发展得更好,而群众要的也是更好的医疗,两者的愿望是一致的。

这样一来,事情也就好办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医疗改革还在扎实推进,医改的主要目标就是照顾到更多的弱势群体,这也是文明社会该有的样子。

有人可能会这么认为,医疗产业化医生能赚到大钱,学医一定有动力。

事实上可能真不是这个样子。

社会上流行一句调侃: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说的就是学医的这条路并不好走,不管聪明不聪明的,那厚厚的几十大本教材差不多都要背下来就会劝退不少人。

还有就是医改后虽说医院还是事业单位,但医生的编制却默默的发生了变化,虽说还叫编制但已经是报备制了,也就是说医院可以自主招人,报备一下也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给医生发工资的是医院,早就不是铁饭碗了。

一个医生的培养期很长,本科五年就比正常多了一年,接下来就是六年以上的研究生,有人说我可以不读啊,事实是医生的学历都是高得吓人。

想要出国发展的就更要注意了,没有博士人家都不会承认你是医生。

英语医生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博士。

收入不算特别高,付出的努力还要特别大,这也就是当下最为无奈的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尴尬的还要数患者了,医院没发展起来的时候看病难,医院发展得好了看病又贵了。

相信我们有智慧解决好这个问题,办让群众满意的医疗。

也只有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医者仁心,医人身之痛,医社会之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