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我欲出门办事。
推开家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在秋老虎面前,我放弃了步行之念,准备打车。

巷口停着一辆出租车,我快步向前,对出租车司机说了目的地,司机说他在等乘客。焦急中,一辆出租车驶来,远远的,车玻璃上耀眼的红色让我兴奋,车上无乘客。我招了招手,出租车减速到了跟前,但并没有停车而是继续向前驶去,我很不解跟在车子后面追赶,并招手示意停车。司机好像有点犹豫,可能见我穷追不舍,终于在不远处的前方停了下来。这司机真奇怪,我心中有些不悦。当我坐到副驾驶座位上时,司机没有马上启动油门,问我为什么不乘坐停在道口的那辆出租车。得知那位司机在等客人后,司机解释说,他看到我在路边示意打车了,当行驶到道口时,发现有辆出租车在那儿停着,他不能抢这位司机的活儿,便继续往前行驶了。

“抢他的活儿?我向你招手了,怎么能说抢他的活儿?”我有些不解。
“他在我之前,就在巷口停车,他来得比我早,按顺序应该由他拉你,我不应该抢着拉你。今天他等别的客人,是个例外。”
“你不跑空车了吗?”
“没关系呀,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
我心中肃然起敬,对这位司机的误解烟消云散,好奇地问:“这是哪个部门规定的吗?”
“不是。我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干什么都要讲秩序。”
“师傅,你是位非常自律的人。”听了我的夸奖,司机平淡地说,其他司机也会这样做的。
这位司机年龄在六十岁左右,他见我手里拿着资料,说自己读书少“没文化”,非常羡慕“有文化”的人。其实,在我心中他就是“有文化”的人。梁晓声说过“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位“没文化”的司机,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文化”的真正内涵,用他的实际行动为“集安最美,因为有你”这张城市名片增添了时代光彩。

这位司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件事距今已有半年之久,但我仍记忆犹新。我常将这件事分享给我的亲朋好友,让他们感受平凡人的真善美。
遗憾的是,匆忙中,我忘记问这位司机的名字了。转念又想,他是美的化身,是美的使者,“集安出租车司机”这难道不是他的名字吗?他是文明城市的一面镜子,更是我的一面镜子,让我更加自觉遵守公序良俗。茫茫人海中,如果我的言行,能感动他人,被他人赞许,岂不是很荣幸。
作者简介:关凤菊,集安市人,通化市作协会员,农行作协会员。作品以小说和散文为主,散见《通化日报》及各网络平台。在农总行举办的征文活动中,所写小说获得三等奖、优秀奖。
文 案:集安作协 关凤菊
编 辑:刘奕辰
初 审:王 莹
复 审:刘翔宇
终 审:刘柏良
监 制:丁 伟
微集安,为集安代言
微信号 : weijian0435
抖音账号:JASRMTZX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