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顺义区“教联体”工作启动会在顺义区研修中心报告厅召开,交流分享典型经验,进一步推进顺义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提质增效。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该区将整合社会资源,提升育人实效,建立起一校一策的“教联体”机制打造“环岛式”教育生态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义区教委副主任蒋吉姝系统总结了2024年顺义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并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她指出,顺义区将以“教联体”为核心,依托“六个联”实施路径,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质量提升。一是联建共育机制,构建协同治理体系,制定《顺义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二是联办课程矩阵,同构智慧育人生态;三是联培师资梯队,壮大共育志愿力量,破解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不足问题;四是联享教育资源,共建区域资源基地,形成“顺义教联体资源地图”;五是联搭数字平台,赋能家庭教育智慧转型,积极推送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京小帮、顺义智慧教育AI、顺义家长在线等智能教育资源;六是联通家校合作,创新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渠道,精准回应家长需求。

家校社协同育人如何助力家校矛盾的化解?如何助力扩大教育志愿服务队伍建设?顺义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孟朝晖在讲话中指出,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需聚焦三大关键任务。一是要化解家校矛盾,畅通沟通机制。各校应落实家长学校、家访和“六必访”制度,加强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培训。二是扩大志愿力量,凝聚共育合力。鼓励各校充分挖掘家长志愿者资源,发挥“五老”队伍经验优势,构建“家长帮助家长”的互助模式,破解家庭支持“求助无门”难题。三是要整合社会资源,提升育人实效。学校要摒弃“孤岛”思维,主动对接社区、场馆及企业资源,建立起一校一策的“教联体”机制,打造“环岛式”教育生态圈,助力顺义学子全面发展。

组织“家长当一天学生”活动,让家长沉浸式参与学生跑操、用餐等在校生活,搭建家校沟通桥梁;组织“快乐亲子跑”让家长与孩子的“手机争夺战”变为“跑道上的谈心会”;举办顺义区家庭教育“亲子阅动行”,通过与家长、社区文化站共读绘本,形成亲子阅读互动机制,建立“社会资源清单”……会上,来自北京市顺义牛栏山一中、十一学校顺义学校、顺义区第三中学、顺义区第十一中学、东风教育集团、杨镇中心幼儿园的六位校长、园长分享了不同学段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成效。

此次会议还对顺义区规范化家长学校示范校、顺义区“好父母”“好家庭”、顺义区家校社协同共育典型案例、顺义区家庭教育优秀案例以及教育部家庭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征集与共享行动推介课程的先进典型进行了表彰。在专家讲座环节,北京教育学院德育与班级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张红以“协同共育:学校角色与行动路径”为题,深入剖析家校关系从“功利性配合”向“教育性协同”转型的底层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文字:智雨荷

编辑:苏珊

校对:姜思瑶

审核:张秋颖

终审:冉阳 常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