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政府一系列关税举措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跨境电商领域激起千层浪。4 月 2 日,美国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征收 “对等关税”,并决定于 5 月 2 日起终止从中国内地和香港输美小额包裹的 800 美元免税待遇。这一变化,让众多跨境电商从业者忧心忡忡。

中国快递协会直言,美方此举严重损害国际贸易环境,尤其对依赖跨境电商购物的美国家庭和年轻群体冲击巨大,购物支出将增加,收货速度会降低。从行业数据来看,美国市场在我国跨境电商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此次关税调整,无疑给跨境电商带来严峻挑战。那么,在中美关税的阴云下,跨境电商该如何突出重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势涨价,合理转移成本

面对成本的陡然增加,涨价成为不少跨境电商企业的无奈之举。包括致欧科技、赛维时代等多家跨境电商上市公司,都考虑调涨美国市场的部分产品价格以转嫁关税上涨。小商品城在投资者互动中也提到,商户普遍表示可通过商品涨价来缓解利润空间压缩的问题。但价格涨幅需谨慎权衡,致欧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作为长尾型消费品,涨价幅度不会太大,会结合产品销量及市场情况决定,确保涨价后仍具性价比优势。赛维时代也指出,预计部分产品能够传导关税波动,但难以完全覆盖关税影响。

多元布局,开拓新兴市场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商业谚语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市场虽大,但在关税冲击下,拓展其他区域市场成为跨境电商企业分散风险的关键策略。致欧科技超 60% 的收入来自欧洲市场,未来公司计划继续夯实欧洲市场份额,同时积极寻找更合适的供应商,降低综合成本。安克创新近年来北美收入占比逐年下降,公司大力开拓欧洲、东南亚、澳洲、拉美等非美市场,中国市场也成为其持续投入的重点。SHEIN 平台上,一家广州服饰新品牌在年初斋月销售活动中,中东市场订单比例首次突破 40%,单日销售额达 180 万美元,成绩斐然。

平台助力,携手共渡难关

在这场挑战中,跨境电商平台也纷纷伸出援手。拼多多 “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 推出 “千亿扶持” 计划,未来三年拟投入超 1000 亿元资源,加大对跨境中小商家的补贴力度,助力其稳定生产、降本增效。SHEIN 则宣布 “爆单计划”,提供百亿级流量支持,从市场趋势分析到选品、销售全链路帮扶卖家,帮助其精确把握消费者需求,提升品牌曝光度。

提升附加值,增强产品竞争力

除了上述策略,提升产品附加值也是应对关税冲击的有效途径。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加强研发创新,推出更具特色和科技含量的产品。比如,一些家居用品企业通过融入智能元素,提升产品售价和利润空间;服装企业采用环保、新型面料,不仅符合当下消费趋势,还能提高产品附加值,抵消部分关税成本。

中美关税变化虽带来挑战,但危机中也蕴藏着机遇。跨境电商企业若能灵活调整策略,借助平台支持,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开拓多元市场,必能在这场风浪中稳健前行,实现新的突破与发展。

————仅代表作者自身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