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户欠货款,但我只有姓名和电话,没有他身份证号码,可以起诉吗?”

“他欠我买日用品的钱,我们之间有微信聊天记录,可以当证据吗?”

“批发商给我配的货有问题又不给退,该怎么办?”

2024年6月,官渡区人民法院在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商圈微法庭”,将司法服务延伸至基层一线,打造“家门口的法庭”。如今,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的商家、消费者遇到矛盾纠纷,都会来“商圈微法庭”寻求专业指导。

构建纠纷化解“联合体”

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是西南最大的现代化一站式国际商贸综合体,商圈内聚集大量服装、鞋品、家居用品、中药材等商业业态,商事主体众多、群众司法需求日益多元化。同时,商户和消费者之间纠纷较多,每年涉买卖合同案件多达千余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街道社区网格员、驻点调解员、法官之间建立工作联络网,商户或消费者可通过“商圈微法庭”进行法治“点单”。网格员、调解员实现全领域“接单”,实时化解纠纷。网格员、调解员未有效化解的纠纷,可反映给法官寻求帮助。若仍未能解决,法官可协同街道、司法所、派出所、市场监管所,对纠纷进行“联合调解”。“网格员+调解员+法官+联调联动”四级服务模式,确保矛盾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圈微法庭”的设立,集聚多元调解力量,较好地整合了法院、街道、司法所、市场监管所和专业调解组织现有的优势资源,不断提升多元解纷效力,扩大解纷“朋友圈”,实现“1+1>2”的诉源治理效果。截至今年3月底,“商圈微法庭”接待群众咨询390余人次,化解纠纷71起。

打造诉讼服务“便利店”

“被告来不了,我本来都对解决纠纷没抱多大希望,没想到竟然当天付款,‘商圈微法庭’真是太便民了。”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中,双方当事人因工作原因均无法亲自到场参与诉讼。当天,法官和调解员指导双方使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参与线上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线上达成调解意见,圆满解决纠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渡法院创新信息科技手段为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增势赋能,“商圈微法庭”可进行远程视频庭审,配备有智能语音识别设备,庭审录音录像全覆盖,实现庭审过程全流程无纸化智能应用,让商户、消费者便捷、规范地参加在线调解、庭审,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开通普法宣传“直通车”

自设立以来,“商圈微法庭”建立线下线上常态化便民联络机制,对商户、消费者的司法需求及时“接单”,提供个性化“法治套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商圈内多发纠纷类型及常见法律问题,“商圈微法庭”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商户、开展讲座、宣讲典型案例等方式,法官从品牌保护、员工权益保障、买卖纠纷等方面向商户进行宣传,“一对一”了解商户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和司法需求,提出针对性、专业性意见,助力商户有效预防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止纠纷于萌芽处,化干戈于家门前。“商圈微法庭”是官渡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官渡法院将持续拓展“商圈微法庭”服务半径,充分发挥多元解纷优势,以更便捷的司法供给、更智慧的治理模式,为实现诉源治理与优化营商环境有机统一注入司法新动能。

来源 | 官渡法院

编辑 | 尹润云

责编 | 代良燕

一审 | 詹 辉

二审 | 吴 怡

三审 | 刘 欣

昆明中院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昆明法院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