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日本“团块世代”(1947-1949年出生)约800万人集中步入75岁高龄,日本7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突破16.8%,进入“每5人中1人超75岁”的超老龄化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5岁以上高龄老人激增导致失能/半失能群体扩大,医疗费用预计上涨30%,长期护理需求缺口达40万岗位‌。如果,到了2040年“团块二代”(1971-1974年出生)加入老年群体,叠加效应将使老年人口达历史峰值‌。

伴随超老龄化问题,日本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也从1995年峰值8716万降至2020年7406万,护理行业缺口更是持续扩大,部分养老院被迫缩减服务范围‌。

那么,日本社会至今采取什么措施,如何缓解社会的老龄化问题?

一、‌政策与法律体系调整‌

延迟退休与就业保障‌:通过《老年人雇用安定法》强制要求企业为70岁以下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并设立“继续雇佣补贴金”鼓励企业延长员工工作年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护理保险制度‌:完善《介护保险法》,强制40岁以上公民加入长期护理保险,覆盖65岁以上人群及特定疾病患者,个人仅需承担10%-30%的护理费用‌。

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地方政府联合社会组织设立“银色人才中心”,为健康老年人匹配非体力劳动岗位(如社区服务、咨询指导),2024年通过该渠道再就业的老年人占比达23%‌。

外籍劳动力补充‌:扩大护理行业外籍工作者引进规模,2025年外籍护工占比预计提升至12%,并通过语言培训降低文化冲突导致的离职率‌。

自2025年4月起,持有「特定技能(护理)」和「技能实习(护理)」签证的外籍人员可从事上门介护服务,打破此前仅允许持证护理福祉士或EPA协定引进人员提供该服务的限制‌。此外,雇佣机构需安排外籍护工与服务对象提前沟通身份信息,并提供日语辅助支持以保障服务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医疗与护理服务体系优化‌

‌居家护理优先‌:推动“在地安老”模式,居家养老服务使用人数从2000年的129.7万人增至2025年的420万人,远超机构养老增速‌。

‌社区资源整合‌:建立“地域综合护理系统”,将医疗机构、养老院与社区志愿者联动,提供24小时应急响应和日常健康监测服务‌。

四、‌社会支持网络与设施改造‌

‌适老化环境建设‌:强制新建住宅安装防滑地板、扶手及无障碍设施,政府补贴老旧住宅改造(最高报销90%费用),2025年适老化住宅覆盖率已达68%‌。

家庭纽带强化‌:推广广岛《男性活跃推进条例》,通过立法明确男性家务与育儿责任,缓解女性照护压力,促进多代同居家庭税收优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观念革新与技术应用‌

‌重新定义“老年”‌:日本老年学会建议将“老年人”门槛从65岁提升至75岁,将65-74岁群体定义为“准老年”,鼓励其参与社会活动‌。

智能护理设备普及‌:推广远程医疗机器人、跌倒监测传感器等设备,2025年智能护理产品市场规模突破1.2万亿日元,降低人工照护依赖‌。

版权说明: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文章源于授权作家或网络,网络其他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如有侵权,原创作者烦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微信:xinshuo2012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