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号,腾讯商业产品部创新商业中心负责人任海龙的一次分享提到:
相比移动端大盘,部分小游戏在应用宝PC端的长线回收有显著优势。
平台日活规模快速增长,PC跨端广告消耗持续增加,PC广告收入25年Q1同比提升913%。

值得注意的是,PC端游戏玩家粘性及付费表现优于移动端。具体数据指出,PC端用户时长是移动端的2倍,PC端用户次留是移动端1.9倍,而PC端LTV30是大盘的2.9倍。另外,强势品类PC流水占比大盘约超过40%。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市场的PC端活跃用户规模有5亿,呈现年轻化、高时长、付费意愿强的特点。

DataEye研究院独家获悉,微小PC端应用宝日消耗增长迅速。
同时DataEye研究院发现,4月2号,在微信开放社区,微信团队发布的最新的《25年微信小游戏PC激励政策》。
基于移动端同样的分成政策,PC激励政策有所不同。以下是该政策原文,以及DataEye研究院的解读。
一、激励政策原文

1. 广告金激励规则
激励范围:对于每款游戏在PC渠道产生的内购净流水(排除退款),按照政策比例向开发者发放PC激励金。(游戏在平台监管合规评级需≥ A)
开发者可按PC激励金转入游戏的PC投放额(现金、信用金等,不含广告金)的 100%获得PC激励金。
(例如:A 游戏的 X 元PC激励金转给 B 游戏使用,B 游戏需在「腾讯广告电脑端」投放 X 元,投放达标后获得PC激励金,A、B 可以为同游戏。)
激励上限:回溯每个游戏在25年3月1日-3月15日累计的PC内购净流水的10%配置PC激励金额度。
(本次PC激励计划的激励金为一次性激励,只回溯半个月PC流水,已发放激励金额度;后续会升级推出按每月PC内购流水表现发放PC激励金的政策,建议开发者积极投入PC增长。)
2. 广告金使用范围
【PC激励金】:可转给同主体和关联主体所有小游戏的广告主账户投放使用。
3. 广告金发放时点
【PC激励金】:于2025年3月31日统一下发。额度生成后,开发者可进行激励金的领取。
4. 广告金使用时效
所有广告金从激励生成到截止使用,有效期为 90 天。超出期限未被投放消耗的广告金将被收回。
(例:2025 年 3 月PC激励金,需在 2025 年 4 月 1 日起的 90 天内用于投放)
5. 广告金计算逻辑
【PC激励金】:可在MP操作领取到同主体/关联主体下小游戏的广告账户,在游戏投放消耗达标后发放。
领取 X 元激励金,该游戏需要完成 X 元的投放消耗,消耗达标将发放至目标广告账户。
投放消耗以游戏维度(不与广告账户绑定)在「腾讯广告电脑端」版位的全量竞价广告 的 现金、信用金等(非广告金)进行统计。
存在多个领取单时将按时间顺序进行统计,如:领取单 M 元、领取单 N 元、领取单 X 元,则该游戏每天的投放消耗将按 M→N→X 的顺序去满足,优先释放最早的激励金。
注意:在“领取 → 广告金正式发放”过程中,尽量不解绑广告账户。如若解绑,会造成广告金发放失败,并影响后续的广告金使用。发生该情况请自查并恢复绑定。
6. 其他说明
以上激励金权益,对遵守法律规定、遵守平台"公平"、"共赢"原则的所有小游戏生效,如出现以下情形,平台有权收回:
① 存在侵权、涉赌、色情、欺诈等违规表现,平台有合理理由认为涉嫌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形。
② 不遵守小游戏虚拟道具支付规范、小游戏用户运营规范。
③ 通过迁移用户、转移流水等不当方式,获取应得额度外广告金的行为。
二、DataEye研究院观点
半个月激励内购净流水的10%,我们可以看出此次激励政策有不小的力度,鼓励 更多游戏开发商进行微小PC端投放。
DataEye研究院认为,推动 微小PC端发展本质上就是对微信生态本身的流量进行一次有效利用和价值提升,进而为小游戏行业提供新的增长点。
同时对于微小加码PC端布局可以与市场上其他小游戏平台形成差异化竞争,进一步巩固赛道地位。
而对于游戏厂商来说,小游戏PC端用户规模大,付费情况更高、价值更高,但目前PC端应用内容供给不足,市场机会非常明显。
微小PC端还可以推动模拟经营、SLG等中重度游戏品类的继续发展。目前,微信小游戏畅销榜TOP10多以这些品类为主,PC端可以进一步提升这类新产品的游戏内容,进而持续吸引对这些品类感兴趣的玩家,为产品长线运营做好铺垫。
另外,DataEye研究院了解到,投放层面上,微小PC端存在一些特点,需要有针对的策略。
1、大盘投放的游戏品类与移动端接近,多是SLG、RPG、塔防等热门品类,但大盘投放的高峰、谷底,与移动端正好相反——移动端小游戏在春节、暑期等节假日往往迎来高峰,但PC端是非节假日日耗更高,节假日反而是谷底。
2、目前PC端较高的ROI整体水平,是局限于“目前投放的产品”以及规模特征决定的。如果产品增多、规模提升,这一较高的ROI是否受影响,是未知数。
总而言之,小游戏上PC,机会与挑战并存,需要从业者针对性运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