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4月15日,廊坊市联合调查组通报三河市“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相关问题。通报称,目前已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处理,并责成三河市委、市政府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全面整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通报暂隐其名的三河市委书记付顺义,在这场“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闹剧中,他所扮演的很不光彩却极具分量的角色,早就呼之欲出,且广遭垢病。但其却一意孤行,以致落到今天的下场。
资料表明,付顺义自2021年5月担任河北省固安县委书记,到2024年6月调任三河市委书记以来,主政两地都大搞“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这项“行动”。理由是“红色让人亢奋,蓝色太俗”,“不能把市场变成农村大集”,在广告牌匾以及建筑设计中强力推行其所谓的“学院风、国际化”风格。
为将其“美学思维”落到实处,固安、三河两地都出台了厚厚的《导则》,列出了负面清单,抬高了审批门槛,同时调动城管等部门全面推行牌匾“红改绿”等强制性举措,甚至医院红十字都被改为了绿色。
结果是弄得街头到处钩机加班作业,招牌改来改去,商户叫苦不迭,舆论沸沸扬扬。

达天怒人怨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今,付顺义被免职,说明他强硬推行禁用“红蓝黑”那套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而由此引发商户前期更改牌匾颜色造成的损失谁来承担,又成为新问题。

据报道,三河市整改牌匾多达1820块,这些牌匾从设计到安装,必然产生相应的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人民网报道了解到,之前商户们制作一块“符合要求”的招牌费用可并不低,例如按照宽高、字数、字体大小、亮灯的要求,制作一张高一米二、长三米五,镶嵌四个字的新招牌,费用在2000元左右,相当于半个月的租金了。

而这还是比较小的招牌,有的大门面商户,制作招牌花费了一万多元,结果没用多长时间,就因为底色是红色的,也被要求“整改”。

少数商户硬挺着没有换招牌,如今随着相关负责人被免职,他们也等来了转折。

譬如在燕郊方舟市场附近的一个拐角处,一家餐饮店两个方向的招牌共有20多米长,黑底黄字,本来属于要拆掉的范围。该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换新招牌需要约5万元,他们一直顶着没有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现在我们省下了5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上可见,一个招牌的费用,并非可以忽略的数字。

这笔费用如果因为政府的瞎折腾而强加到商户身上,何其冤哉!

现在,招牌可以改了,可又多少商家愿意重做,或不得不重做呢?

而更让人焦心的是,前几天就有三河城管人员告诉商户:“如果不怕麻烦、不心疼钱,可以改回原颜色,自愿。”

就在今天,随着书记被官宣下马,三河市政府办公室有关人员表示,对于受波及的商铺损失如何赔偿,其并不了解,“谁让你改的,你去问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来,三河相关商户的损失,恐怕一时很难找到承接人。

尤其像“蜜雪冰城”链锁门店以及一些知名的品牌,由于突然改变固有牌匾颜色,使老顾客以为走进了“山寨店”,这类无形的商誉损失,如何计算,谁能承担?

所以被免职的付顺义,不仅玷污了自己的为官名声,还很可能给三河留下一摊“烂账”。

三河事件再次说明:

为政者一旦权力任性,则其害无穷。

如果更多官员能够从中汲取教训,则乃不幸中的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