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边境线飘来的不仅有芒果香,还有被标价的越南新娘的眼泪。

4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披露了一起令人发指的万某某跨国拐卖案。在两年的时间里,万某某将46名外籍女子当作货物一般反复倒卖,伪造结婚证、入境记录等文件,毫无底线地践踏法律和人性。

更令人愤怒的是,他在明知其中部分女子有事实婚姻的情况下,还丧心病狂地以反复嫁人的方式,将她们贩卖给多地的单身男子,借此非法获利133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什么魔幻现实主义?2025年了,居然还有人把女性当“商品”倒卖,而更可悲的是,这条产业链的尽头,是一群掏空家底“买老婆”的单身汉。

万某某们的手段堪称“产业链式作案”:从偷渡、伪造签证,到包装成“跨国相亲”,甚至签“结婚担保协议”,一套流程下来,外籍女性成了“标价商品”,单身汉成了“冤大头客户”。

更离谱的是,这些“新娘”被反复转卖,今天在湖南“结婚”,明天可能就被卖到江西——合着这是“共享新娘”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高检的数据更让人脊背发凉:一年多时间,婚介行业犯罪抓了1546人,诈骗金额动辄百万起步。

婚托假扮警察骗钱,有婚恋网站引流赌博诈骗,甚至还有人把KTV小姐包装成“优质女青年”收割彩礼。这哪是婚介所?分明是“人肉超市”。

万某某案中,有的女性明明已有事实婚姻,却仍被强行转卖;有的被偷渡入境,语言不通、证件全无,只能任人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安部门手机取证显示,湖北老光棍花8万就能选妃。

这些说越语柬语的姑娘像牲畜般关在仓库,四肢被捆眼神绝望,红盖头下根本看不见新郎是瘸子还是疯子。在安徽亳州某村,新买的媳妇不过岗就被链子锁住双脚。

讽刺的是,这些新娘被解救后往往选择留下——她们已无家可归。

法条上的漏洞更令人忧心。刑法241条收买被拐妇女起始刑期五年,但现实常判缓刑。去年湖北破获某跨境婚介案中,买家老张花七万买个越南新娘,案发后竟以帮扶困难群众为由免于刑责。

这种现象无异于给犯罪开绿灯。

中越边境某市公安透露,部分村寨形成代购新娘产业链,年轻人手机里存着掮客微信,买卖过程如同网购家电。

甚至有秘语“要双变频还是节能款”,暗指要生儿子还是便宜货。

人类的文明程度,从如何对待弱者的态度可见。

素材来源于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