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美国人用“黑船事件”打开了一直紧闭的日本国门。同样打着进行贸易的幌子,美日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日本被迫向其开放港口,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本来,日本国内外矛盾就已日趋激化,如此“丧权辱国”,当时掌权的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讨伐的对象。激进的改革派不失时机地打出“富国强兵”的口号,裹挟日本民众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67年,德川幕府 “奉还大政”。第二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实行君主立宪政体的日本开始进行全面的资本主义近代化改革。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走向独立自主,国力日渐强盛,成为当时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经过短短二十几年发展,日本迅速成长为亚洲强国,并逐渐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而中国又是各方觊觎的对象。鉴于欧洲局势相对平静,贪婪的俄国把侵略矛头瞄向东北方向,妄图独吞整个中国东北,并在中国辽东沿海夺取一个梦寐以求的常年不冻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俄国向远东的野蛮扩张,作为"列强新秀"的日本那叫一百个不服。1894年,在英美怂恿下,日本悍然发动甲午战争,打败了清军后,逼迫清政府签订包括割让辽东半岛的《马关条约》。消息传来,俄国统治阶层居然也是一片大哗,叫嚣“不惜以武力逼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随即,一场“三国干涉还辽”的闹剧上演了。

到嘴边的肥肉被俄国抢走,日本人恼怒不已,从此卧薪尝胆要报仇雪耻。俄国人并不以为然,虽然清楚日本不会善罢甘休,但对这个“蕞尔小邦”,俄国人始终认同俄陆军大臣的结论:“一个俄国兵可以对付三个日本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借口“还辽有功”,俄国开始尽情敲诈勒索大清。1896年,通过一纸《中俄密约》索取了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1898年,俄国强行向清政府“租借”旅顺、大连及其附近海域,逐渐霸占了整个辽东半岛。

1900年8月,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俄国13万大军开进中国东北“镇压东北义和团”。10月,俄军相继占领奉天、锦州。1902年,当八国联军的其他国军队撤出北京后,俄军仍赖着不走,还摆出了一副独占中国东北不惜为此一战的架势。到了1903年,俄国人的狼子野心已是暴露无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此,“黄俄罗斯计划”和“大陆政策”不可避免地要激烈碰撞了。彼时,基于自身利益,列强们也是拉帮结派,勾心斗角,大体上分为英美日和俄法德两大阵营。日本虽然有誓死与俄国一战的决心,但它清楚需要仰仗英美的支持。

英国历来把俄国视作同它争夺中国的对手,假手日本以遏制俄国的扩张,英国人还是很乐意的。于是,有1902年的《英日同盟》在手,英国给予日本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为盟友单挑北极熊输血打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态度就有点微妙了,作为后起之秀,美国起初保持一贯的中立立场,仍坚持“门户开放”和“利益均沾”。在几度想插足中国东北而被俄国人无情拒之门外后,美国的态度开始起了变化。这一点,从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给他的英国老朋友赖斯的信中可见端倪。

在日俄战争爆发前的这封信中,罗斯福一针见血地指出:“俄国人的要求太过分,它实际上要兼并中国东北和朝鲜,而且要取得对北京的保护权,并逐步使整个中国受其支配。我们应该毫无保留地支持日本抵制这一野蛮扩张,因为日本人是在为我们而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俄战争见分晓后,西奥多·罗斯福又热心充当调停人,把两个打得筋疲力尽的强盗拉开,成功维护了美国在远东的利益。不仅如此,从这场“第零次世界大战”中,老罗斯福还荣获了1906年诺贝尔和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