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周好未来发布其第四财季及2025财年全年业绩报道(截至2025年2月28日)。财年好未来公司转型时期逐步复苏的关键一年。尽管面临行业转型压力,公司通过业务结构调整和技术赋能,交出了一份收入增长亮眼但利润端承压的答卷。

一、全年业绩全景:收入高增长与盈利修复的博弈

1. 全年核心财务指标解析

  • 收入增长51%,突破22.5亿美元
    该公司2025财年全年净收入达22.5亿美元,同比增长51%(2024财年为14.9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由学习服务与内容解决方案双轮驱动:

    • 学习服务:线下培优小班课稳步扩张,线上课程通过AI互动功能等提升用户留存率;

    • 内容解决方案:智能学习设备销量增长,硬件升级与内容生态扩展吸引更广泛用户群体。

  • 成本攀升侵蚀利润,非GAAP调整后盈利改善
    全年运营成本和费用为22.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5.8亿美元,增幅为43.2%。其中营业成本增幅为53.4%至10.5亿美元。销售及营销费用增长62.1%至7.5亿美元,主要因线上渠道推广与品牌建设投入加大等。收入增长显著,该公司2025财年全年营业亏损收窄至320万美元(2024财年亏损6920万美元),非GAAP调整后营业利润为6180万美元,同比提升214%,显示其费用管控初见成效。

  • 现金流充裕,递延收入预示需求韧性
    截至2025年2月28日,该公司现金及等价物、短期投资合计36.2亿美元,同比增长9.5%。递延收入余额6.7亿美元(同比增长56.7%),反映用户预付课程信心,为未来收入提供确定性支撑。

2. 业务结构转型:从学科培训到智能教育生态

好未来已逐步淡化传统K12学科培训标签,转向素质教育和智能学习解决方案:

  • 学习服务占比稳定:培优小班课通过“线下+线上”融合模式,最新财季达到80%留存率,新增学习中心聚焦高需求城市社区;

  • 内容解决方案崛起:学习设备业务收入占比提升,硬件销售与内容订阅形成协同效应,新财季周活跃率80%、日均使用1小时显示用户粘性。

二、第四季度表现:增速放缓与短期阵痛

第四季度作为财年末端,业绩表现既延续全年增长趋势,也暴露短期成本压力。

1. 四季度财务数据拆解

  • 单财季收入6.1亿美元,同比增长42.1%
    增速较全年放缓,主要因学习设备业务季节性回落(电商促销后需求阶段性饱和),但学习服务仍保持稳健增长。

  • 营业亏损扩大,销售费用激增73%
    四季度营业亏损1600万美元(上年同期亏损1110万美元),非GAAP调整后亏损170万美元(上年同期盈利940万美元)。季度运营成本和费用为6.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1.2%。其中销售及营销费用同比激增73.1%至2.18亿美元,主要因年末线上促销活动与品牌广告投放增加等。

  • 现金流短期承压,长期储备充足
    四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2.3亿美元,主要因季节性营销及线上渠道活动等投入。但全年现金流净流入4.0亿美元,显示整体运营健康。

2. 业务亮点与隐忧
  • 学习服务:线下扩张审慎,线上技术升级
    管理层强调“需求导向”的线下中心扩张策略,未披露具体新增数量,但透露通过新的产品技术例如互动学习模块和人工智能助手等,提升学习成果和用户体验。

  • 内容解决方案:投入期阵痛明显
    学习设备业务四季度收入环比下降,但同比仍增长,显示长期潜力。然而,硬件研发与渠道铺设等导致短期盈利压力,非GAAP调整后运营亏损持续。

三、战略逻辑:技术赋能与效率提升的双轨驱动

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中明确,2026财年将围绕“深化核心业务+技术驱动创新+精细化运营”三大主线推进。

1. 学习服务:巩固基本盘,技术提升附加值

  • 线下扩张与线上体验升级并重:新增学习中心聚焦高潜力市场,同时通过AI互动模块、智慧课堂体验等增强用户粘性;

  • 培优小班课留存与增长:通过本地化课程设计以及持续开发强大性能指标的高质量产品维持竞争力,避免盲目扩张导致质量下滑。

2. 内容解决方案:硬件+内容+AI的生态闭环
  • 产品线扩展:丰富并精心改进内容和设备功能;

  • 渠道多元化:稳步提升渠道能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并深化与新一代家长和学习者的互动,降低获客成本;

  • AI赋能硬件:探索尖端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专业知识融合,满足数字化学习不断变化的需求。

3. 技术底层:AI重塑教育全链条
  • 内容生产:AI辅助生成多语言、自适应教材,降低研发成本;

  • 运营效率:AI优化客服响应、代码开发与供应链管理,压缩边际成本;

  • 用户体验:通过智能助手提供个性化辅导,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4. 成本管控:从粗放扩张到精益运营
  • 优化运营细节:密切关注所有业务线的效率指标,并做出调整,优化运营的各个方面,包括内容创作、产品研发、销售、市场营销等等;

  • 股票回购计划:股票回购计划延长一年,授权回购金额最高达4.9亿美元。

四、挑战与风险:转型期的多重考验

尽管战略清晰,好未来仍需应对以下潜在风险:

1. 政策不确定性

“双减”政策后,素质类课程合规性审查、定价机制调整仍可能影响业务拓展节奏。

2. 行业竞争白热化

新东方、猿辅导等竞品加速布局智能硬件与AI教育,内容同质化可能导致价格战,挤压利润率。

3. 新兴业务盈利周期长

学习设备业务需持续投入研发与市场推广,短期难见显著盈利,可能拖累整体财务表现。

4. 技术落地效果待验证

AI教育产品的用户体验与学习效果仍需时间验证,技术投入转化为收入的链路存在不确定性。

2025财年是好未来战略转型的里程碑:收入结构优化验证了智能教育生态的可行性,但盈利端的波动也提醒市场,转型仍需时间。2026财年,公司需在以下领域取得突破:

  • 学习设备业务规模化:通过成本控制与渠道深耕,缩短盈利周期;

  • AI技术商业化: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可复制的收入增长点;

  • 政策适应性:动态调整课程设计,符合监管要求。

对投资者而言,好未来的价值需用长线视角评估:短期关注学习设备用户增长与成本优化,中长期则需观察AI教育生态能否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考验下,这家教育巨头的进化之路,仍充满挑战与机遇。

其他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