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快消品讯)4月25日,永辉超市(601933.SH)公布了2024年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75.74亿元,同比下14.07%;归母净利润-14.65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174.19亿元,同比下降19.32%。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降79.9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关店止损与转型阵痛

《快消品》通过财报了解到,永辉超市业绩承压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一是零售行业整体挑战导致客流与客单价下滑;二是公司主动推进战略与经营模式转型带来的短期阵痛;三是关闭尾部门店导致的业绩波动。今年一季度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73家门店,通过大规模关店止损,加速门店调改计划,永辉计划至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调整。

2

线上业务增长,毛利率承压

尽管整体业绩不佳,永辉超市线上业务仍保持增长。2024年,公司线上业务实现营收14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1.7%。其中,“永辉生活”自营到家业务覆盖959家门店,销售额达80.2亿元,日均单量29.4万单,月平均复购率57.2%。第三方平台到家业务覆盖955家门店,销售额66.1亿元,日均单量18.7万单。不过,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1.35个百分点,主要因调改过程中优化商品结构、推行裸价策略所致。

3

改革组织架构与供应链变革

《快消品》获悉,为扭转颓势,永辉超市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叶国富表示,公司2025年减亏目标将聚焦“三提两降”——提人效、提业绩、提毛利,降成本、降费用。截至财报发布日,永辉超市已完成61家门店的胖东来模式调改,预计至2025年6月底调改门店将突破124家,2026年农历春节前目标锁定300家。在组织层面,公司重启合伙人制度,提升经营效率;在供应链层面,聚焦头部供应商与核心大单品,推动KA模式向自主采购转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5年,永辉超市计划孵化10款销售额超1亿元的大单品,并计划未来40%收入由自有品牌贡献。此外,公司还提出“小店型战略”,规划经营面积2000-3000平方米、SKU约8000-10000个的门店,追求品质、价格与毛利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