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一段女子赤脚踏入4.8亿年晶花池拍照的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视频显示,该女子在晶花池中摆出各种姿势,鞋底直接接触晶簇表面,走动时还致使水面泛起泥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事件发生在贵州道真县大磏镇一处因水利工程意外发现的封闭洞穴内,晶花池内沉积物形成于奥陶纪时期,距今约4.8亿年 ,被地质学家誉为“洞穴沉积物基因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事人陈女士回应称,自己来自招商考察团队,进入洞穴是经政府招商允许,且已先后四次到此考察。前三次考察时,她都按要求佩戴鞋套,可此次由于摄影效果的特殊需求,在获得现场管理人员口头同意后,才临时脱掉鞋套,踏入晶花池中央浅水区进行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一行为遭到专家严厉批评。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委会秘书长张远海指出,晶花池的沉积物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人体汗液、护肤品中的油脂与化学成分,会改变晶簇表面酸碱度,指甲油残留更可能引发氧化反应,造成的污染难以逆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文旅局工作人员证实,陈女士确实是招商考察团队成员。但按照规定,洞穴科学考察与生态保护有着明确规范,任何人员进入都需报批,且严禁直接接触地质遗迹。目前,该洞穴已全面封闭,公安与自然资源部门正联合调查该团队是否涉嫌违规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事件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网友纷纷发表看法。有网友质疑:“招商就能豁免科学保护程序吗?政府在招商时未同步部署保护措施,才导致了这场悲剧。”还有网友建议:“应该对破坏行为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提高破坏成本,才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也有网友调侃:“这一脚下去,踩碎的是亿万年的岁月沉淀,建议把脚印做成‘人类破坏力’教科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