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波动和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香港金融管理局昨日(30日)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25年第一季末的负资产住宅按揭贷款数量已达到40,741宗。这一数字较2024年第四季的38,389宗上升了2,352宗,增幅达6.12%。这一现象不仅意味着香港房地产市场正面临严峻挑战,更是自2003年“沙士”以来的最高水平,令人对未来的经济走势充满担忧。

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调查,这些负资产按揭贷款主要涉及银行职员的住屋按揭贷款及按揭保险计划的贷款。这类贷款的按揭成数普遍较高,反映出购房者在高房价压力下的无奈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负资产贷款的金额也显著上升,从2024年第四季的1,951亿港元增至2025年第一季末的2,059亿港元,显示出市场风险的加剧。
此外,负资产住宅按揭贷款中无抵押部分的金额同样有所增加,2025年第一季末的无抵押部分金额从145亿港元上升至164亿港元。这一系列数据无疑令市场对房地产的未来充满疑虑。
尽管拖欠三个月以上的负资产住宅按揭贷款比率仍维持在0.17%,较2024年第四季的0.15%略有上升,但整体水平仍处于低位。然而,这一数据并不能掩盖市场潜在的风险。金融专家指出,负资产的增加可能导致更多家庭面临财务困境,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在这一背景下,莱坊高级董事、大中华区研究及咨询部主管王兆麒表示,随着楼价在今年上半年继续寻底,负资产个案预计将持续上升,可能高达45,000宗。他指出,尽管短期内可能见顶,但这一趋势仍令人担忧。

王兆麒进一步分析,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他提到,虽然联储局可能在短期内减息以刺激经济,但这并不足以消除市场的担忧。根据他的预测,香港的楼价将在2025年上半年见底,整体走势仍将处于低迷状态。
他指出,目前中小型单位在市场成交中占据超过八成的比例,而相关买家多以高成数按揭完成交易。除非香港经济受到的关税影响远超预期,否则成交宗数变化不大,预计每月将维持在4,000至5,000宗的成交水平。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亟需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专家建议,政府应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确保贷款机构在发放按揭贷款时能够更加审慎。此外,购房者在面对高房价时,也应更加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住房方案,避免因过度借贷而陷入负资产的困境。
与此同时,市场也期待政府能够出台更多的政策支持,帮助负资产家庭渡过难关。只有通过合力应对,才能有效防范风险,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亲爱的读者们,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关注港澳荟公众号
掌握港澳最新动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