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我愿称英国企业的“罗罗(Rolls-Royce)”为最有种的企业。

这个企业作为航天发动机制造巨头,劳斯莱斯也是它旗下的品牌,在整个世界都非常有名,如今却沦落到关闭工厂,裁掉9000名员工的局面。
就算这样,他们仍然坚持拒绝与中国合作,并且放话“绝不低头”,这家企业为何这么倔强呢?

英国百年企业
罗罗的故事要从20世纪初的汽车制造说起,劳斯莱斯和宾利,至今仍是顶级奢华汽车的代名词,它们是罗罗公司早期的杰作,为罗罗在工业领域打下了基础,也为其日后进军航空业积累了经验和资本。
二战后,罗罗公司将战略重心转移到航空发动机领域,凭借深厚的工程技术积累,罗罗公司逐渐在航空发动机市场崭露头角,并占据了一席之地。

但通往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1971年,因为新型发动机研发遇到重大挫折,罗罗公司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几乎破产。
为了活下去,罗罗公司忍痛卖掉旗下的汽车品牌,让公司得到了喘息的机会,罗罗公司认真反思后,把更多精力放在研发航空发动机技术上,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了航空业的领导者。

疫情突然来袭,罗罗公司再次遭受重大打击,2020年,全球航空业一片萧条,罗罗公司的订单急剧下滑,巨额亏损使这家百年老店再次陷入困境。
这次危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严重,罗罗公司的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前景堪忧,罗罗公司急需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以度过难关。

罗罗与中国的恩怨
罗罗公司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向它提供了帮助,当时中国正致力于开发C919大型客机,对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技术需求迫切。
这次合作将为双方带来互利共赢的局面,对于中国而言,与罗罗公司合作无疑是个绝佳的机会,能够加速国产大飞机的研发进程,提升自身的航空技术实力。

而罗罗公司也能够借此机会缓解财务困境,实现技术和市场的拓展,然而罗罗公司最终选择放弃了这次机会,拒绝了合作。
罗罗公司做出的这个决定确实让人难以理解,但背后牵涉着复杂的国际局势,美国作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参与者,对罗罗公司施加了巨大的影响。

美国向罗罗公司发出了警告,明确指出如果与中国合作,罗罗公司将遭受严厉的制裁,这对罗罗公司来说,确实是个两难的境地。
与中国合作能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但同时又面临来自美国的强大压力,最终罗罗公司选择了妥协,迫于美国的压力,放弃了和中国的合作。

合作失败后双方的现状
当然罗罗的拒绝不会阻碍中国航空业的进步,在这之后我们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道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C919大飞机首飞成功,表明中国有能力自己设计和制造大型客机了。

涡扇15发动机实现量产,长江1000A发动机也成功完成测试,这些都表明中国在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意味着,中国飞机的“心脏”也能自己造了,不再完全依赖进口,这些进展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罗罗现状与中国航空业的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拒绝了中国的帮助之后,也并没有别的企业站出来帮助他们。
罗罗的发展一落千丈,CEO伊斯特决定关闭多家本土工厂,裁掉9000名员工,可以说罗罗现在就是在苟延残喘。

结语
罗罗的行为其实也是对自己员工的不负责任,因为他们的决策,一下子9000多人失业,很多家庭的生活无疑会更加难过。

但是也不得不夸一下罗罗这个企业魄力,说不合作就是不合作,再反观沃尔玛,先是积极响应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中国供应商进行压榨,现在却后悔的跑来挽回合作,这打脸的声音,整个世界都能听得到。
不论如何,这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中国也不会因为一个企业就停滞不前。
参考资料
平安湘潭【2024年7月2日】《绝不向中国低头!宁愿裁员9000人变卖公司,也不会向中国转让技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