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GDP同比增长5.4%,达到了历史新高318758亿元,仍稳居全球第2,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主导力量。在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或一流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大的经济体量离不开头部城市的引领和支撑。而GDP15强城市涵盖了直辖市、一线城市、强省会城市等诸多类型。GDP前15强城市格局呈现“头部稳固、中部激战、长三角竞逐”的态势。上海、北京、深圳继续领跑前三,而长沙与郑州的中部“第二城”之争、宁波与南京的长三角“十强卡位战”成为焦点。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驱动力。按照2025年一季度GDP由高到低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宁波、天津、青岛、无锡、长沙。在一季度中,长沙成功反超了郑州,顺利跻身15强,宁波在前几年超过天津后,今年更是逼近了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长沙反超郑州

长沙以3712.4亿元反超郑州(3459.5亿元),重回中部经济第二城位置,但增速5.7%仍低于全国平均。这一逆转主要得益于消费市场的强劲表现:长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7.2%,夜经济、网红经济持续发力,成为全国消费活力标杆。此外,长沙的工程机械产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存在使长沙成为了我国的“工程机械之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比郑州,其第二产业依赖传统制造业的问题依然存在,工业增加值增速(6.8%)不及郑州的15%,后者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增长迅猛。 郑州虽总量被超越,但随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和苹果手机产能的高速增长,且拥有省内近1亿人口的广阔腹地,未来可能会取得新的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宁波加速逼近南京

宁波市是浙江省两座副省级城市之一。市内的宁波舟山港是全球第一大港口,2024年全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3.77亿吨,已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在产业结构上,形成了石油石化、港口运输、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因镇海炼化成为了是我国7大石化产业基地。一季度GDP大增10.73%,达4420.5亿元,加速逼近南京,仅差不到300亿元,稳居第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