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事!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返回地球了,返回东风着陆场了,这意味着整个任务周期基本结束了。

这里也先为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说一声辛苦了,也期待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能够再次创造中国空间站成就的新高,实现中国航天技术上的再次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看上去对中国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站在全球范围上来讲,不少人应该也看到了,世界上具备载人飞船实力的国家是屈指可数,仅仅只有中俄美三个国家具备,这也说明了载人飞行任务的确不容易。

而在返回的过程之中,中国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向世界宣布,中国航天技术的强大。

而在部分阶段所使用的技术,完全是具有颠覆性的,并且将实现中国未来航天领域的再次突破,是什么呢?下面就一步一步看看。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返回

的确,中国载人航天进入到了常态化的模式,并且从地球进入中国空间站,然后从空间站返回地球等等,都是常态化的事情,而从整体上的情况来讲,其实在载人飞船任务过程之中,最为关键性的还是在返回过程之上,相对前往国际空间站的过程之中,难度个人看来,还是大很多。

当然,这里强调一下,是针对的区间不一样,这不是说去就不难了,要是很简单,那世界实施飞行任务的国家是多不胜数了,然而这并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针对返回我认为比较难,主要是因为需要经历的过程之中,真的是存在很多人不敢想象的过程,包括这一次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同样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返回的过程之中,需要经历

  • 分离撤离:人上“神舟”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分离;
  • 制动离轨:飞船通过调姿、制动、减速,从原飞行轨道进入返回轨道;
  • 惯性滑行:等待再入时机,飞船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
  • 再入大气层:返回舱穿越黑障、经历考验;
  • 着陆:开伞、反推、落地。

这5个阶段是完全无法避开的,而在再入大气层的这个阶段,是最为惊险的,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其底部温度将高达近3000摄氏度,舱内出现震动噪声过载现象等问题。所以,这一个区间是在神舟飞船返回过程之中,最为惊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此前在飞船穿过黑障区的时候,还有一个失联过程,这是非常惊险的,因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是我国已经实现了黑障区的技术突破,依靠雷达和光学设备进行跟踪测量,实现了其跟踪,这一项技术在全球范围之中,是首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这技术的突破是值得骄傲的,不过,除了这一项技术突破之外, 我国还有一项突破出现。

中国独创材料硬抗3000度高温,可用航天飞机

的确,上面也给大家说了,其神舟飞船的返回,经受高温烘烤,这一点也是载人飞船返回的关键,而世界上要完成载人飞船任务,其隔热做不到,那基本就是把航天员放在大火上烘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面对3000度高温,要是没有技术含量,那肯定也就无法承受了,而对于我国这一项技术来说,也是独创的技术,并且在全球也是仅此一份。

当然,我国能够创造出这样的成就,肯定也是不容易的,因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为神舟研制的防热材料有100多种,而在进一步技术融合之下,才把材料的性能提到极致.

如今大家看到的神舟飞船在返回过程之中,变成熊熊火球,能够确保我国航天员的安全,就是这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大家防热大底上面,有明显蜂窝状的防热材料,采取的这种构造,也是为了进一步降低其热聚集,通过燃烧这种防热材料来带走热量,从而保证航天员的安全所以,这个蜂窝结构也是极其关键的点。

同时,在它突破之后,为我们后续防热材料的研制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所以后来像嫦娥,包括像火星,我们研制进程就加快了,是因为是有神舟打得很好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隔热的问题在所有任务之中都非常关键,包括未来载人登月,载人登火任务上,都是关键性的环节,这就是中国独创材料硬抗3000度高温带来的效果。

当然,其实大家站在全球范围来看就知道,其实美国如今也有这方面的防热材料问题,那就是来自美国重返月球过程之中的猎户座飞船,在首次飞行之后,其猎户座飞船遭遇了隔热材料的问题,其表面出现了意外脱离,这就是因为无法抗住高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后续的方案之中,美国宣布采取再入方案的改变,来看看能否减少巨热的问题,这还没有完全实施,到底可行不可行,这个也不知道,但从情况上来看,美国可能在2号任务上直接采取方案的改变。

这对绕月飞行的美国宇航员来说,又是一次考验,因为美国没有说要进行无人测试,要是这样的话,那只有2号任务飞行的时候,直接采取措施,所以,这对宇航员来说,也是一次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话说回来,这是美国的计划,大家也干涉不了,反正美国从波音星际客机飞船事件上都可以看到,并没有以宇航员安全为中心,真的要是硬做,那也不惊讶。这里说了一个小插曲,大家看看就行。

回到这一次的问题上,这隔热材料的突破,也会推动了我国更强的空天飞机研究。

的确,空天飞机走可重复,隔热材料很重要

对于空天飞机来说,世界也在不断进行突破,当然也只有中美之间的较量,而对于这样的空天飞机,要时常在大气层之中穿梭,那必然隔热材料极其重要,而且走得是可重复路线,这必然要求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中国空天飞机要走的更远,走的更久,这隔热材料的运用肯定也会走上一个新阶梯,当然,我国也进行了一些时间的测试了,只是说对未来的提升,在隔热材料上,可能突破性更强,可能找到更好的替代品,所以,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不得不说,西方曾经对中国的封锁完全失败了,中国能够在航天成为一枝独秀,其实就是靠的自力更生,并且掌握了核心技术,以至于其他国家想追赶都难,这一点的确不容易,也期待未来的中国航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