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者说:一位语文教育人的三重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熊艳平

从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启程,熊艳平老师十八年如一日扎根利川一中教育热土。作为双班教学骨干兼学科室副主任,她以赤子之心追寻语文教育的至美境界,以智慧之心投入平凡的教学岗位,以“道虽弥不行不至”的躬耕精神诠释了新时代教师风范。在2019—2025年间五年蝉联“教研先进个人”,更揽获“功勋教师”“巾帼标兵”“杰出贡献备课组长”等系列殊荣。

筑基·专业精进之道

2022年高考见证其教学实绩:执教班级诞生全市语文单科状元(135分),奥赛班120分以上人数占比达46%,平行班超优率突破24%;她带领团队研究教学、科学备考,全年级130分以上10人,120分以上240人,110分以上973人。凭借优异的高考成绩,她获评2022年度“利川市突出贡献教师”“利川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拓界·教研创新图谱

《礼记·学记》有云:“师者匠心,止于至善。”熊艳平老师始终以师者的匠心、拓荒者的姿态破浪前行,构建起立体化教研矩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纵向贯通

从编撰《晨风拾萃》校本教材(2016),到参与伍友华名师工作室(省级)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智慧教育背景下农村高中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研究》(2020年结题),再至湖北省教育信息化中心专项课题《教育数字化助力县域高中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策略研究》(2023年立项),熊艳平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索中不断沉淀,形成“实践-理论-迭代”的研究闭环。

2. 横向融通

“基础教育精品课”获省级一等奖(2022年),教学设计获恩施州“四优”评选一等奖(2024年),教学设计《沁园春·长沙》获《中学语文》杂志社一等奖(2019年),“典耀中华”整本阅读方案获市级一等奖(2024年),优秀教学成果《教育数字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获州级二等奖(2024年)……熊艳平老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实践等方面都有深入探索和创新,实现了教学领域的横向拓展和多维发展。

3. 数字赋能

教学论文《立足文本,文道融合》发表于《学习报》(2022年),《依托群文阅读,激活诗歌教学》发表于《语文新读写》杂志(2021年 ),《立足线下、融合线上、深度阅读》获论文二等奖(2022年),《县中数字化阅读线上线下综合赋能》获省级论文三等奖(2024年)……熊艳平老师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方法,实现了从传统课堂到智慧教育的范式迁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化人·生命唤醒现场

熊艳平老师认为,教育是要让每粒种子听见花开的声音。她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润物无声的人格魅力,形成了独特的语文教育时空的场景,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向美而行,向善而生,实现生命的拔节生长。

1. 思维生长场——课堂

熊老师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成为思想碰撞的容器:课前演讲如清泉流淌,课本剧演绎重现经典,班级辩论赛思维激荡……学生在课堂上点燃思维的火花,在具体学习情境中去掌握知识、培养核心素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审美涵养场——赛场

熊老师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叶圣陶杯”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以及市州级组织的作文、演讲、书法比赛。在这些竞赛中,多名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州级一等奖、二等奖荣誉。多次组织全年级的朗诵比赛、戏剧展演大赛、辩论赛等,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更是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综合能力。

3. 生命唤醒场——心灵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个生命点燃另一个生命。有学生因她而重识语文之美:“语文原来可以如此美好!”更有学生因她重识教育之美:“因为熊老师,我选择成为一名语文老师。”“想成为像熊老师那样的老师!”这些心声,恰似春风掠过冬藤,绽放出满架馨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熊艳平老师说,语文课堂应是诗意的存在,以文字的光辉照亮生命的原野,我愿做那个在篱笆旁静候的人,看每一粒种子破土,等每一树花开满枝。

来源:利川市一中

编辑 | 吕 倩 审核 | 程庆伟

网络推广 | 影视摄制 | 活动策划 | 网络直播

抖音团购 | 网红经纪 | 社会服务 | 智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