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被一群开发商集体告上法庭,被指控“故意违反法院禁令,靠30%佣金割韭菜”。这场官司的背后,是打了五年的老矛盾:当手机的“应用门卫”变成“抽成大户”,开发者们终于忍不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记得2020年吗?《堡垒之夜》率先掀桌子,指控苹果靠“强制内购”抽成 30%。

2021年,法院判苹果必须开放外部支付,结果苹果玩了波骚操作:表面允许用第三方支付,转头就说“可以不交 30%,但得交 27%”,还弹窗警告用户「外部支付不安全」。

这波阳奉阴违,直接把开发者们的怒火从“个别抗议”烧成了“集体起义”。

其实,苹果最被诟病的,是它既当裁判又当选手。作为App Store的管理者,它规定所有内购必须走苹果支付,自己坐收 30%。但是,当一些平台想跳过它时,就用“安全风险”当借口使绊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苹果用弹窗吓退用户选外部支付,连法官都看不下去了,说这哪是保护安全,分明是保护钱包啊!

所以,2025年4月底:美国法院这次下了死命令,不仅禁止抽佣金,还不许阻拦外部支付。现在美国的App可以加外部支付链接了,但苹果还是死心不改,还在上诉。而其他地方的规则依旧。

但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监管都在盯着“平台垄断”,比如欧盟早就落地了《数字市场法案》。而且,如果美国松口,全球会不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逼苹果降低佣金?那这次,苹果会不会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苹果这项收入不菲,2023年服务业务收入800亿美元,其中App Store贡献近三分之一。如果美国市场放开外部支付,每年可能少赚几十亿。当越来越多开发者用脚投票,开始反对它,苹果的生态护城河就会松动。它能不慌么?

现在的悬念是:苹果的上诉能不能拖慢改革?欧盟或者中国市场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战场?虽然我们暂时不知道最终答案,但有个趋势很明显:欧盟的17%佣金、美国的“零佣金”试点,已经证明30%的“苹果税”不再是铁律。

而且,苹果取消“禁止引导用户用外部支付”的规定,不就是变相承认“高抽成玩不下去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你觉得30%的苹果税,还能扛到什么时候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