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实力最强大的城市群,包括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27座城市,人口超过2亿人。教育实力上,我国高校最强的九校联盟成员有5个在长三角;交通方面,宁波舟山港是全球第1大港,上海航空枢纽吞吐量全国第1;经济上更是强大,GDP前10城市中长三角占有4个。

随着一季度各地GDP的逐步公布,2025一季度长三角GDP10强城市全部出炉,依次为: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南通、合肥、常州、温州。长三角十强城市的头部阵营依然由上海、苏州、杭州领衔。上海更是增速与总量均第1的双冠王。其中,杭州与南京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而温州凭借强劲增速顺利跻身十强,成为最大“黑马”之一。

- 杭州大幅拉开南京
杭州是浙江省2大副省级城市之一,也是长三角第3大经济强市。近10余年来抓住了互联网与高端装备发展的东风,形成了阿里巴巴、海康威视、蚂蚁科技、吉利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同时也得益于其数字经济的深化布局。以阿里巴巴、海康威视为代表的互联网与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发力,服务业占比超过70%,同时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62.7%,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一季度GDP大增11.8%,增速也同样位列前10第3,总量达5715.4亿元,拉开南京近千亿元。

南京省内地位上不如杭州优势巨大,是江苏省第2大经济体。在产业发展上以石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排名前列的金陵石化、爱尔集新能源等不如杭州的本土巨头强大。南京虽以4718.7亿元守住第四位,但5.3%的增速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消费市场(社会零售总额增长7.5%)和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虽有所回暖,但产业转型压力仍存。

- 温州顺利入围10强
温州地处浙江沿海,在省内发展格局上是4大都市圈的中心之一。本次以2403.7亿元的GDP成功跻身长三角十强,增速更是高达13.1%,排名前10第2。在产业发展上,温州以电气、鞋服等传统产业为基础,有青山控股、多弗国际、森马集团等行业巨头企业。叠加新能源汽车配套和制造业投资(增长34.3%)的爆发,推动第二产业增速达7.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展现出“二产快增”的转型成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