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金融反腐又有新动作。

两大行业“苍蝇”相继现身,引发广泛关注。
先说农行浙江分行原行长冯建龙。
他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正接受调查。作为2025年首位自首的国有大行省级行长,他履历不简单。浙江人,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长期在农行任职。
曾当任湖南、浙江等分行副行长,还做过重庆分行行长。
2012年至2022年,他掌舵浙江分行整整10年。其推动的“惠农e贷”项目出了状况,超15亿资金流向房地产。部分涉农贷款利率低于市场水平,这背后问题不小。

再说中国邮政财务前高管李玉杰。这位河南鲁山的高级会计师,如今也栽了跟头。
1961年出生的他,大学本科毕业,曾掌管央企财务大权。
邮政集团近年拓展多项业务,2024年某省理财销售亏了2.
3亿。他被查,暴露了财务高管的监管盲区。
比如虚增智能快递柜采购价套取差价,这样的操作让人震惊。

两大案例都指向同一个问题:权力监督在哪?
金融是国家经济命脉,容不得半点贪腐。
冯建龙主动投案,是害怕还是良心发现?李玉杰长期任职,为何问题现在才暴露?
行业快速扩张时,如何防止权力滥用?
这些都值得每一个从业者深思。有人说,他们能力强却没守住底线。

能力再强,抵不住诱惑也是枉然。
看看冯建龙的“惠农e贷”,本是助农项目却被扭曲。
李玉杰所在的邮政,这些年业务越做越大,监管却没跟上。2024年的理财亏损,是不是早有迹象?
现在查出来,算是亡羊补牢,可损失已造成。金融行业的每一笔资金,都关系着百姓的血汗。涉农贷款流向房地产,损害的是农民的利益。
邮政理财亏损,影响的是普通投资者的信任。这样的行为,怎能不让人愤慨?

有人可能会问,其他地方还有没有类似问题?这就需要监管部门持续发力,不能放过任何漏洞。也提醒行业内的人,别心存侥幸,伸手必被抓。
冯建龙和李玉杰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警示。如今中央巡视组正在浙江巡视,释放出强烈信号。反腐没有终点,不管多大的官,只要违纪违法就得查。
金融领域的健康发展,需要每一个从业者坚守底线。
广大读者怎么看?
这样的反腐力度够不够?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监管?欢迎留言讨论。
我们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带来最新消息。
热门跟贴